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遠見ON AIR X COP29》3重點解析氣候挑戰,國泰金總座李長庚:關注混合型金融發展

國泰金控赴會的主要重點,就是探討全球混合型金融(Blend Finance)的發展。示意圖。by shutterstock

|

COP29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遠見ON AIR》特別推出每日影音特輯,由《遠見》社長楊瑪利與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共同主持,邀請專家即時解析會議亮點。本集節目邀請到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從台灣角度剖析台灣企業與個人在面對氣候挑戰時的應對策略。

COP29於亞塞拜然隆重舉行,特地與會的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百忙之中接受《遠見ON AIR》採訪。李長庚表示,亞洲在全球經濟動能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大部分國家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仍高,因此碳排放也非常高,加劇了氣候變遷的風險。國泰金控長年關注的是,有沒有方法能加速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因此,本次與會有以下三個觀察及探討重點:

重點一》探討混合型金融(Blend Finance)的發展

國泰金控這次赴會的主要重點,就是探討混合型金融(Blend Finance)的發展,並尋找是否有可行的模式,讓更多資金流入。原因是金融機構扮演了重要角色,舉例來說,在一些論壇上,NGO經常會質疑為何金融機構不投入更多資源?但有專家直言,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必須依循國際清算銀行(巴塞爾協議)的資本充足率規範。銀行的資金主要來自大眾,因此必須確保資本的強健與穩健,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不能影響運作。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這也意味著,銀行在做決策時,必須考量項目的風險。如果從巴塞爾協議的角度來看,某些項目的風險過高,那銀行不可能投資,也無法提供貸款。因此,項目本身必須符合 「Bankable」(具備銀行可接受的投資價值)的條件,這是銀行進行運作的基本門檻。

李長庚表示,希望通過這些討論,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促進資金流向減緩氣候變遷的項目,同時兼顧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需求。而這是國泰金控前進COP29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PP)的潛力與進展。

重點二》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PP)的成功案例

李長庚分享,以「Power Africa」為例,美國政府10年前啟動這個計劃,目的是透過政府的力量,聯合企業夥伴,幫助非洲國家進行電網建設,從傳統電網到再生能源,如地熱、風電和太陽能的推進。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公私合作模式的潛力和挑戰。

而則有專家指出,政府政策(Policy)是最重要的關鍵。政府的支持決定了項目能否順利推進。例如,他提到某非洲國家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但進口材料的高關稅和繁瑣的申請程序,導致整體成本幾乎翻倍,嚴重削弱了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與政府協商,提出了調整政策的建議。例如,降低進口關稅或簡化申請手續,從而讓這些項目更符合基本的投資門檻。這類政策調整與政府資金的介入,為吸引企業投資和融資提供了可能。當政策障礙逐漸克服,更多的企業願意加入,形成可持續的合作模式。

圖/進口材料的高關稅和繁瑣的申請程序,會導致成本幾乎翻倍。示意圖。unsplash by tawatchai07

專家進一步強調,目前許多再生能源項目在推進時,仍然高度依賴政府的支持。這包括政策上的靈活性、初期資金的投入,以及與私營部門的協調與合作。這樣的合作機制展現了政府、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方共同努力的潛力,尤其是在面對複雜挑戰時,公私合作模式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透過這樣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在推動可持續發展項目時,如何有效結合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源,創造多贏局面。

重點三》觀察台灣企業如何能源轉型?

近日,李長庚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表演講,提及能源轉型的三大路徑,並分享了對台灣企業推動能源轉型的建議。他指出,從金融業的角度來看,能源轉型與金融核心職能密不可分。金融業的核心職能包括投資、融資與保險,而李長庚強調,關鍵在於如何透過這些核心職能支持符合「可貸款性」(Bankable)與「可投資性」(Investable)標準的項目。

舉例來說,2011年台灣首個太陽能電廠融資項目,也是首例離岸風電融資案,國泰金控就是台灣的主要承辦銀行。

然而,這些成功的背後並非一帆風順。例如,風險控管人員擔心項目缺乏先例可循而表達疑慮。因此,國泰金控決定從小型項目開始,進行試驗。成功完成一個小案子後,我們再嘗試規模稍大的項目,確認可行性後繼續擴大規模。隨著規模的擴大,我們也逐步將其他部門引入,比如讓產險部門研究太陽能電廠是否可以設計保險方案,並邀請創投與國內外投資人參與。

圖/國泰金控為台灣首例離岸風電融資案的主要承辦銀行。取自國泰金官網

在這項融資案成功後,其他銀行也開始注意到這些項目的可行性,並逐步加入其中。這樣一來,不僅促進了整個金融業對太陽能轉型的支持,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資金湧入。這種由點及面的策略展現出,只要能從核心職能出發,結合市場需求,就有機會為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台灣企業為何不能忽視COP29?

針對台灣企業家參與國際氣候會議的情況,雖然目前參與者仍相對較少,但其實有許多重要議題是企業家應該關注並積極應對的。以下李總經理分享,幾個重點氣候高峰會對台灣企業的重要影響:

1. 嚴肅看待碳排放問題

台灣作為製造業比重較高的地區,碳排放是一個無法迴避的挑戰。企業應該在生產過程中運用創新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碳排。尤其是台灣的科技業具備全球領先的能力,企業可以利用科技優勢,從生產的各個環節著手,以更精準、更有效的方法管控碳排。

2. 善用國際碳權交易機制

目前,台灣在碳權供應方面較為有限,但需求卻相當高。若只在台灣內部解決碳抵減問題,會面臨供需失衡的挑戰。因此,台灣企業應積極關注國際碳交易機制,例如《巴黎協定》第6.4條的相關規範。這類機制若能順利落實,將為台灣製造業提供更多透過碳交易達成減碳目標的機會。

圖/COP29日前通過《巴黎協定》第6.4條。示意圖。X by @COP29_AZ

3. 提前布局淨零碳排

全球氣候行動的趨勢顯示,未來減碳將成為企業生存的基本要求。台灣企業若能採取更先進的技術與方法,提前達成淨零目標,將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這不僅有助於滿足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還能為企業形象加分。

4. 整合多方資源,共同推動減碳

碳排問題不僅需要企業單方面努力,也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和民間力量的合作。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補助,金融機構可設計更多綠色金融工具,而企業則需從自身生產流程著手,積極參與全球減碳行動。

總而言之,台灣企業家應以嚴肅態度看待碳排議題,並善用科技、國際機制與多方資源,共同為氣候行動貢獻力量,這不僅是應對挑戰,更是掌握未來市場優勢的重要策略。

延伸閱讀:遠見ON AIR X COP29》小國陷氣候債務黑洞!范建得:應有更多資金投入氣候調適

★活動報名「COP29 – 台灣觀點 聚焦全球」全解析★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