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在第五次談判雖未成功制定,但凸顯「循環經濟」的重要性。長期從事塑膠回收與再生的「大豐環保」,如何打造塑膠循環經濟鏈?
走進大豐位於彰化和美的研發中心「全興處理廠」,汽油瓶、清潔劑瓶、雨鞋等塑膠製品被壓縮成五顏六色的「塑膠磚」映入眼簾。很難想像,這些塑膠磚經過分選、清洗,再透過造粒機台執行破碎及顆粒化後,重生成各種新產品,包括文具、運動用品,甚至食品級容器。
目前台灣最常見的回收塑膠材質如 PET、PP、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膠廢棄物不僅是環境汙染的主因,但也同時蘊藏著未被開發的再生潛力。大豐環保再生循環處研發部經理許程宇指出:「塑膠回收後不只是丟進回收箱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能否讓回收材料再次發揮價值。」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從設計到利用,創造塑膠循環經濟
根據統計,塑膠廢棄物不當處理造成的汙染包括河川阻塞、海洋生態系受損,以及微塑膠對人體的潛在危害。台灣每年產生超過80萬噸塑膠垃圾,但只有不到六成能被有效回收,其餘流入環境。
塑膠循環經濟的核心在於提升回收率和再利用價值。以HDPE材質牛奶瓶為例,其回收後的再生粒子可重新用於製造清潔劑容器,成功延續材料的生命週期,並減少對新原料的依賴。許程宇強調:「我們希望透過不斷創新研發,讓更多人看到塑膠材料的可能性,而非視其為一次性廢棄物。」
塑膠循環經濟的核心不僅是回收,需要提升從設計到使用的全過程管理。大豐與國內外化工業、美妝業、清潔業者合作,將再生塑膠粒選擇適合材質種類提供給業者使用。許程宇認為,未來塑膠產品需朝單一材質設計,避免混雜材料造成回收難度。此外,「產品易拆解」也是重要關鍵,例如去除包裝瓶上的不必要複合標籤,以提高分選效率,朝向100%全回收目標。
塑膠再生料2大推動阻礙:高成本與偏見
但目前再生塑膠市場的發展面臨不平衡的需求。「高品質再生料的價格仍高於原生料,這是企業選用再生料的主要障礙。」許程宇提到,這種情況在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需要政策與市場共同調整。目前台灣再生塑膠產品約70%外銷歐美,而國內市場需求僅占30%,反映出台灣廠商對再生料的接受度仍待提升。
雖然台灣已訂定如 2025 年部分塑膠容器需含25%再生料的目標,但仍以鼓勵為主,缺乏強制性規範,無法快速改變市場行為。完善的回收機制與經濟誘因是推動循環經濟的核心。
許程宇提到,台灣目前的資源回收基金補貼制度已有效提升回收率,但仍需進一步強化對業者的鼓勵政策。例如,鼓勵企業在生產中增加再生料比例,或設立更具強制性的配套措施,以達成循環目標。
再者,多數民眾對於回收後的再利用缺乏認知,甚至存有偏見,認為再生塑膠品質不如原生材料。這不僅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也對回收量的提升造成阻礙。
許程宇前往德國觀察其回收機制發現,歐洲國家的資源回收機設計能直接提供現金回饋給使用者,大幅提升回收的便利性與參與度。相較之下,台灣的便利商店與超市若能仿效這類政策,將更有助於建立全民參與的回收文化。
誰能取代塑膠材料?關鍵在循環價值
近年來,台灣嘗試用紙容器、生分解塑膠(PLA)等材料取代傳統塑膠。然而,這些替代材料同樣存在問題。例如,紙容器中的塑膠薄膜難以分解,導致回收率與再利用率均偏低;PLA材料雖能生物分解,但需要專門的堆肥環境,對於土地有限的台灣而言並不實用。
「不管是塑膠還是替代材料,核心在於是否能夠回收與再利用。」許程宇認為,應優先選擇回收率高且能持續循環的材質,減少資源浪費與環境負擔。
四策略推動塑膠資源最大化利用
塑膠循環經濟不僅是減少環境負擔的解方,更是推動永續發展的契機。面對挑戰,台灣應從政策、技術與消費者教育三方面著手,結合產業力量,共同實現塑膠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對此,許程宇提出四項建議來提升塑膠循環經濟推動,包括:
- 政府應積極立法,強制規定塑膠產品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料。 對於未達標的企業,可實施課稅措施,加速推動產業轉型。環境部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塑膠減量制度與方針, 並可考慮將來將課徵的稅款,回饋給因塑膠汙染而受影響的民眾,或是用於協助低收入戶, 以此改善環境問題,同時照顧弱勢族群。
- 加強消費者教育。透過媒體與社區活動,提升民眾對回收與再生塑膠的正確認知,打破「再生料等於低品質」的迷思。
- 完善回收機制。增設回收設備,並結合經濟誘因,讓民眾更積極參與塑膠容器回收,逐步提升回收率。
- 支持技術研發。政府與企業可聯合投資,開發更高效能的回收技術,例如提升PET再生料品質,使其能更廣泛應用於食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