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遠見》記者走訪南台灣最大石化重鎮——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其鄰近的6處沙灘,一顆顆「塑膠原粒」唾手可得,外觀如香香豆,平均粒徑小於5毫米;據環團綠色和平與學界研究發現,最鄰近石化工業區的林園中門沙灘,每公斤沙子含近百顆塑膠原粒,分布密度最高,形同「塑膠濃湯」。這番場景,學者直言「談回收」沒意義,原因為何?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45萬噸、2兆顆的塑膠原粒外洩自然環境;近年,塑膠原粒汙染案更時有所聞。2019年,台塑美國德州廠遭當地居民、環團控訴塑膠原粒溢流,以15億元新台幣和解;2021年,斯里蘭卡外海一艘貨輪翻覆起火,數十億顆塑膠原粒流入海洋、沙灘,釀成難以挽救的生態浩劫,引發全球矚目。
環境浩劫反映人類對塑膠產品的依賴,台灣也不例外。
9月下旬,《遠見》記者從高鐵左營站出發,驅車前往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占地面積達403.6公頃,為南台灣最大石化重鎮。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台灣海洋大學及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近期陸續在林園石化工業區鄰近6處沙灘,包括旗津沙灘、旗津貝殼館、旗津風車公園、林園中門沙灘、高屏溪北岸(林園大排)、高屏溪南岸,採樣「塑膠原粒」,共計分析124份樣品。
製造塑膠產品原料外溢,塑膠原粒前端汙染環境
何謂塑膠原粒?要先理解俗稱「塑膠微粒」的微型塑膠,其又可分為「初級微塑膠」與「次級微塑膠」,兩者粒徑皆小於5毫米。初級微塑膠是製造塑膠產品的原料,在過程中溢散到環境,正是塑膠原粒,如過去添加於洗面乳中的塑膠柔珠;次級微塑膠則是塑膠產品經使用後,進入環境因風化而破裂、分解。
深入沙灘現場,隨手拾起的塑膠原粒,平均粒徑小於5毫米,有的亮白、透明或泛黃。
根據研究發現,列為採樣站點的沙灘,皆已受塑膠原粒汙染,其中,又以南側最靠近石化工業區的林園中門沙灘,分布密度最高。在2024年8月、9月兩次採樣中,林園中門沙灘個別點位分別採出單位公斤泥沙含有多達86.23、96.63顆的塑膠原粒。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一邊撿起一粒粒塑膠原粒,一邊難以置信表示,過去他在北海岸、屏東等地沙灘研究調查,多是看到塑膠微粒,反倒少見塑膠原粒。
8月中起,他首次率研究團隊陸續走訪高雄旗津、林園沙灘,發現塑膠原粒不但是肉眼可見,且每1公斤沙子含有數顆至數十顆不等,數量遠超出預期。
塑膠原粒來源,學者:工廠外洩是其中可能
提及鄰近工業區週遭沙灘,採集到塑膠原粒比例相對高,許瑞峯則強調,因水流複雜,且仍待後續詳切研究,才能了解箇中原因,尚無法推斷必然與工業區有關,目前只能說「工廠外洩是其中一項可能」。
對於塑膠原粒可能排放途徑,以公部門相關論述來看,在經濟局工業局《防止塑膠粒疏漏、洩漏污染水體 自主管理暨水污染防治技術》報告指出,塑膠原料工廠在製程或廠內輸送掉落外溢,隨廢水或雨水排放而出,或在陸運、海運過程直接散落,再流入河川、海洋,最後沖至沙灘上。
環團:源頭減塑、檢討石化政策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塑膠原粒外溢代表塑膠在生產端前頭,都還未變成產製品,就先成環境汙染物,凸顯源頭減塑才是正本之道。
張凱婷表示,從研究發現來看,既有塑膠生產有塑膠原粒逸散風險,尚未全面掌握評估,建議政府分布調查,掌握台灣塑膠原粒汙染樣貌,並評估清除計畫;其次,針對石化、塑膠製造及回收再製粒料等事業,以及相關運輸、分包、 儲存等業者調查,掌握逸散情形;最後,檢討台灣塑膠減產及石化政策,更是關鍵。
源頭減塑才是正道!學者:談回收不太有意義
許瑞峯則強調,追蹤、妥善處理,乃至管制塑膠原粒,有其必要;許多科學研究指出,微型塑膠最後不會在環境沈積,透過食物鏈進入生物體,才是最終去處,對人體健康構成龐大隱憂。
近10年來,塑膠危害雖成全球熱門關注議題,一旦管制是牽一髮動全身,即使放眼國際,目前法令約束強度都仍有限。
許瑞峯提醒,塑膠製品在現代生活無處不在,用量明顯超出環境負荷,塑膠壽命動輒達100至700年不等,以為化為烏有,其實只是肉眼不見,真正分解是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才不具毒性。
「源頭減量才是迫在眉睫!」他強調,全球塑膠回收成效僅有一、二成,其餘都蓄積在環境或進入焚化廠,「談回收不是太有意義的事。」此外,紮根環境教育同樣關鍵,政府要讓民眾覺知事態嚴重,並引導社會共為環境永續付出心力。
台灣垃圾山成新百岳?環團:重焚化、輕源頭減量
台灣垃圾爆量多年未解,堆積成山成了台灣「新百岳」,近期再掀起討論。張凱婷直言,政府「重焚化、輕源頭減量」,盤點環境部(含改制前環保署)2018年至2024年,與廢棄物處理相關預算,發現政府在協助興建與升級焚化爐、垃圾打包、海洋廢棄物清理等末端處理工作,平均每年17.7億元。
反觀源頭減量,如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補助設置飲水機等經費,每年平均僅0.8億元,兩者相差達22倍,預算分配錯置,導致錢愈花愈多,垃圾山問題卻始終棘手難解。
張凱婷說,台灣減塑進度雖有進展,遺憾缺漏針對塑膠生產源頭,也就是嚴格管制石化業,原因是塑膠原料99%都是化石燃料,包含石油及天然氣,籲政府要進一步檢視石化政策。
《全球塑膠公約》將出爐!環團:盼明文減塑、淘汰一次用品
今年底,聯合國制定首部具國際法律效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將出爐,盼藉由消除塑膠汙染、防止海廢、建立循環體系,目標2040年減少塑膠產量60%。第5次談判在11月25日至12月1日,於韓國釜山登場,也是關鍵最後一役。
「這次討論是很好的契機!」張凱婷說,各國終於能共同商議要解決到何種程度,對於塑膠減產雖仍有不少分歧,但也並非完全不見曙光,已有30多國簽署《通往釜山——原生塑膠宣言》,同意在第5輪談判推動「塑膠減產」加入公約條文。
她表示,塑膠減產、淘汰一次性塑膠產品與包裝,以及朝向「重複使用」並符合「公正轉型」的經濟模式發展,是綠色和平主張3大訴求,若能明文寫入《全球塑膠公約》,就有機會解決既有問題。
目前,全球每年製造4億噸塑膠垃圾,其中最大宗的一次性塑膠包裝就佔四成;為守住全球控制升溫於攝氏1.5度目標,綠色和平主張2040年前塑膠減產至少75%。
張凱婷強調,加速轉型循環經濟,刻不容緩;若未先從源頭減產,要轉型是難上加難,政府也勢必要將連帶影響對象,如一次性塑膠產業從業人員、回收工作者生計等,通盤納考量,並制定明確政策及法令,才可供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