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經濟學人》:ESG救不了地球,「這個」才有用

《經濟學人》批評ESG立意良善,但存在嚴重缺陷。圖取自Unsplash by Markus Spiske

|

隨著氣候危機、淨零大限在即,ESG成為顯學。然而,英國《經濟學人》卻在7月21日出刊的最新封面上,重砲批評ESG救不了地球? 

  • 《經濟學人》直指ESG 雖立意良善,但存在嚴重缺陷
  • 三大根本問題:目標易混為一談、誘因不夠直接、ESG評鑑指標有問題
  • 《經濟學人》建議目前最可行的做法是,只專注在「碳排放」,制定碳排揭露標準 

近來,歐洲正遭遇2022年第二波極端熱浪的侵襲,不只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國家與大規模野火、異常高溫搏鬥。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也都飆到將近攝氏36度的高溫。

此外,根據《CNN》報導指出,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在15-17日發現格陵蘭島(Greenland)北部的冰山快速融化,「將近每天有60億噸水湧入海洋」(相當於720萬個的標準奧林匹克游泳池)。 

近在眼前的氣候危機,也使得ESG成為近來不斷被熱議的永續新趨。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 

ESG立意良善,但存在嚴重缺陷 

ESG一詞,最早出現在聯合國2004年發布的「Who cares wins」報告。ESG的理念認為,投資人不僅要檢視企業的商業表現,也需根據環境、社會與治理上的所作所為,加以評判。 

經濟學人》直指,雖然ESG的起源立意良善,但仍存在三大根本性問題。 

第一,「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各種目標混為一談」。 

ESG三大面向的一系列目標太複雜、容易混為一談。而且,當需要進行商業決策、取捨時,這並未提供投資者、企業一貫性的指引,反而充滿許多矛盾之處。 

像是,在環境面上,身為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是引領電動車潮流普及化的最大功臣。但在企業治理上,特斯拉因工作環境惡劣、種族歧視等表現不佳,遭到標普500 ESG指數除名。 

或是,關閉煤礦公司可以減少碳排,但對供應商和員工都有直接的經濟衝擊。抑或,想要建造更多風力發電廠,就難以避免當地生態會受到破壞的可能。 

第二誘因不夠直接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目前投資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有高達逾三分之一涵蓋ESG成分,規模約達35兆美元(約合新台幣1,050兆元)。但ESG的美名真的能提升企業財務表現?這點依舊存疑。 

實際上,如果企業能夠忍受負面聲浪、社會污名,將汙染的成本外部化等,往往更有利可圖。 

第三,ESG評鑑指標也是問題。各種評鑑系統間,存在龐大差異,容易讓人可以操弄。 

圖/標普500的ESG指數是一種ESG評鑑指標,由標普500成分股構成的股票指數,根據公司對環境、社會和治理的遵守情況決定入選資格。此為示意圖,圖取自官網。

只專注在「碳排放」,制定碳排揭露標準 

當前,又該如何解決現有ESG的三大基本問題? 

《經濟學人》認為,第一步就是拆解E、S、G這三個字母,只專注在E(環境)上。當目標愈多,也就愈難擊中靶心。 

畢竟社會(S)面,在一個動態、去中心化的經濟體中,企業會為了追求長期利益而做出不同決策,像是處於衰退行業的公司可能不得不裁員、科技公司會訂定和年輕世代相符的價值觀來留住他們。因此,並不存在單一模板或指引讓所有企業遵循。 

在公司治理(G)面,又太過細瑣,企業難以靠著在清單上打勾就完整評估。像是,英國要求上市公司揭露詳細治理準則,但整體平均表現仍慘淡。 

目前最可行的的做法是,把重點放在環境(E)但環境面的涵蓋範圍也是非常廣,包含生態多樣性、水資源稀缺等。因此,再縮小範圍、聚焦在最顯著的環境風險、最嚴峻的危機——「碳排放」(emissions)上。 

當資訊揭露的標準化程度愈高,也就愈容易判斷誰是碳排大戶、誰又努力減碳。這也便於基金經理人、銀行追蹤手中投資組合的碳足跡,並確認各企業是否真的有努力減少碳排。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