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首頁
極端氣候
極端氣候
川普陰影下的COP30!如何找到1.3兆救命錢,讓窮國也能對抗極端氣候?
氣候金融新目標NCQG,將延續去年 COP 29,成為COP 30最關鍵也最政治性的議題之一。COP 29開發中國家要求已開發國家提供1.3 兆美元協助落後國家氣候調適,最終協議縮水到3000億美元,以充滿戲劇性與背叛的結局收場。今年將如何解決這棘手問題?
2025/11/04
|
文
陳育晟
COP30
氣候資金
極端氣候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危機未解,專家警告明年恐再現新湖
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底溢流潰決,泥流淹沒下游的光復、鳳林、阿托莫……等下游地區。截至10月21日止,共造成19死、5失蹤、157傷的悲劇。但先前的潰決,並非這座堰塞湖的最終結果,專家預估,在原來堰塞湖的壩基上,明年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另一座堰塞湖,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梅雨季期間,政府僅剩下不到半年時間預做準備。
2025/10/27
|
文
林仕祥
環保
極端氣候
ESG本週必讀》堰塞湖泥巴與鏟子下「看不見的傷口」,花蓮災後集體創傷如何復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奪走十多條人命,也留下無形的創傷。從精準預測卻自責未能「講得更清楚」的學者,到不眠不休、怕停下來就會想起災難的光復青年,再到提醒「創傷不是軟弱」的精神科醫師,這場災難揭開的不只是防災體系的脆弱,更是人性在極端壓力下的掙扎。
2025/10/09
|
文
黃泓瑜
極端氣候
環境
ESG每週必讀》花蓮堰塞湖救災謠言大破解!災後的水能喝嗎?怎麼喝?
無情豪雨帶來堰塞湖洪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當各界齊心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時,網路上的不實謠言卻如泥流般四處流竄,不僅阻礙救災,更在傷口上灑鹽。面對這些混淆視聽的假訊息,我們如何擦亮雙眼?
2025/10/03
|
文
陳育晟
環保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ESG每週必讀》馬太鞍溪黑色海嘯捲人命!堰塞湖災難只能「亡羊補牢」?
從雲林草嶺潭、高雄小林村滅村,到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這些災難不僅警示著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也凸顯了防災體系與大自然角力下的困境。面對這場「與水共存」的長期考驗,本文一次看台灣該如何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並建立更具韌性的防災體系?
2025/09/30
|
文
黃泓瑜
極端氣候
環境
ESG台灣快訊》樺加沙釀花蓮堰塞湖潰決14死,專家批政府延誤未建引水道
▋樺加沙釀花蓮堰塞湖潰決14死,專家批政府延誤未建引水道
▋台南沙崙園區落腳草鴞棲地,兩兆產值讓500隻草鴞犧牲?
▋中油攜手玉山銀護海洋生態, 響應2030年「30×30」保育目標
▋工研院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合作,共推低碳氫氨能源技術
▋節能標竿獎出爐!24家單位年省1.9億度電,AI與大數據成節電新引擎
2025/09/25
|
文
黃泓瑜
極端氣候
海洋
氫能
AI
夏季年年創高溫!冷氣使用加速「熱島效應」讓城市愈吹愈熱?
夏天悶熱不開冷氣不行,但關掉又讓人感到崩潰,如何聰明的開冷氣,才是真正的關鍵。
2025/09/16
|
文
魯皓平
減碳
熱浪
極端氣候
沙塵暴席捲美國鳳凰城!台積電如何守住無塵室防線?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遭遇罕見強烈沙塵暴襲擊,讓城市瞬間陷入零能見度,不僅造成交通與供電中斷,也引發外界對當地半導體產業的關注。特別是全球晶片龍頭台積電在當地設廠,如何確保製程環境不受沙塵暴、空汙威脅,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2025/08/27
|
文
陳育晟
台積電
極端氣候
北士科啟動體感降溫實驗,對抗都市熱島效應
夏季天氣炎熱,成功大學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預測,2040年前北市將再升溫2°C。台北市政府5月時舉辦氣候調適綠網研討會,邀集多國專家分享調適經驗。台北市府並設定「2040年體感降溫2°C」目標,要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打造成首個「體感降溫」實驗場域,透過建築保留棟距、退縮基地東西側土地等作法降低體感溫度。
2025/08/25
|
文
環境資訊中心
熱浪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ESG台灣快訊》雙颱重傷農業4.4億元,青蔥飆破千元衝擊民生與餐飲業
▋雙颱重傷農業4.4億元,青蔥飆破千元衝擊民生與餐飲業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部,環境部「災後復原辦公室」承諾半年清完
▋三元能源大火損失約110億,張安平親自減薪20%致歉
▋中華電信獲《金融時報》亞太氣候領袖,進入亞太前6%永續企業
▋北榮重粒子中心年電費3000萬,靠智慧管理省下5.84%電
2025/08/21
|
文
黃泓瑜
極端氣候
能源
永續
文章導覽
1
2
...
11
熱門推薦
1
ESG國際快訊》韓國憂美中達成貿易協議,恐失對抗中國電池唯一優勢
536
2
《巴黎協定》6.4條通過,COP30後將真正迎接全球碳市場啟動了嗎?
492
3
ESG台灣快訊》證交所首度公布75項ESG指標,生物多樣性、離職率須揭露
261
4
COP30將形成的1250億美元新藍圖!熱帶森林永續基金如何讓森林比砍伐更有價值?
199
5
核二核三廠可望重啟?台電:已具備重啟的機會與條件
195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