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從科技人到釀酒師:彰化埔心冠軍葡萄酒的永續創生之路

路葡萄莊園透過轉型,將葡萄農場轉型為葡萄酒莊。取自路葡萄隧道臉書

|

在彰化埔心,有一條長達 400 公尺的葡萄隧道,不只是拍照聖地,更是一個關於傳承與創新的故事起點。品牌名稱「路葡萄」來自創辦人黃俊仕的阿公——黃路。早年台灣民間不能合法釀酒,家族只種食用葡萄,將採收後的果實裝箱送至市場拍賣,箱外畫上圓圈,寫上「路」字,成了家族的標誌。

然而,回到 20 多年前,農業面臨兩大挑戰——氣候影響導致產量與品質不穩,以及農產品銷售模式的侷限。黃俊仕原本在科技業,卻因週休二日興起、宅配物流發達,以及民間釀酒開放,看見了農業升級的契機。他決定回到家鄉,以「創業」的思維經營家族農場,延續阿公的名字,卻走出不一樣的路。

系統化應對——穩定品質、建立特色

俊仕坦言,返鄉初期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行銷,實際運作後卻發現「產品穩定性」才是關鍵。幾年下來,他投入近十年建置自動化溫室,降低氣候風險,讓產量與品質得以穩定,才有資格談品牌經營。

產品策略上,路葡萄隧道以「特殊品種」區隔市場——除了一成面積種植國產巨峰之外,更多的是蜜紅、黃金、皇后等少見品種,部分甚至僅限現場販售,讓許多喜愛葡萄的遊客慕名而來。2000 年代初,酒莊成立,秉持堅持自家種植、自家釀造、不斷研發創新的精神,連續四年獲彰化縣葡萄酒大賽冠軍。紅白酒皆以歐式釀法製作,卻保有本土品種的獨特風味,吸引喜歡嘗鮮的消費者。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這套系統方法,讓路葡萄隧道不只是農產品供應者,更成了「產地體驗」的設計者,將產品價值延伸到現場消費與深度互動。

圖/酒莊成立後,路葡萄堅持自家種植、自家釀造,也創下連獲四年彰化縣葡萄酒大賽冠軍的佳績。取自好食好事基金會

葡萄隧道餐宴——從行銷活動到莊園體驗

六、七年前,路葡萄隧道開始嘗試在葡萄架下辦餐會。最初只是單純用餐,後來逐步加入園區導覽、品酒與現採體驗,形成三合一的「葡萄宴」。隧道本身具備遮陽布與遮雨設備,克服了戶外活動最大的氣候不確定性,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場域。

為確保餐飲品質,黃俊仕甚至自辦餐廳、培訓員工,將紅酒燉牛肉、麻油雞等招牌菜現場烹調,保持溫度與口感。家族成員全員參與——有人煮菜、有人服務,客人不僅吃到美食,還感受到非常難得:「一家人用心招待」的在地溫度。

現在,葡萄宴在產季期間固定舉辦,每年辦理百餘場,參加者涵蓋家庭旅客、退休團體到公司社團。對許多人來說,這不只是一頓餐,更是一場能親手採果、品酒、與土地對話的生活體驗。想要一趟深度旅遊、放鬆兼寓教於樂、好看照片留存,這裡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圖/路葡萄莊園擁有具特色的葡萄隧道,並透過「葡萄宴」,推銷自家特色之外,也令遊客擁有深度體驗。取自路葡萄隧道臉書

從家族農場到永續莊園——未來的路

在口碑累積多年之後,俊士不停下腳步,繼續進步前往下一個挑戰——將活動量提升到支撐長期經營的規模,並吸引更多年輕族群參與。他的目標,是讓路葡萄隧道成為像歐洲百年莊園那樣的存在,讓下一代有意願、有條件留在家鄉工作與生活。

在和好食好事基金會接觸後,他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可能,也開始思考以數位行銷與品牌故事延伸,例如以影片呈現隧道全景、品種介紹與料理教學,或以「阿公的故事」與「四代同堂經營」塑造情感連結,讓路葡萄隧道的好口碑能更快擴散、也讓更多人知道。對他而言,「好吃、健康、好玩」是品牌的核心,而葡萄宴是張給大家的邀請函,期望能讓人記住,這片土地與家族的協力故事。

從穩定生產、開發特色品種,到打造沉浸式的莊園體驗,路葡萄隧道用 20 多年的時間,走出一條結合傳承與創新的農業之路。

延伸閱讀:台東卑南部落青年返鄉生根,打造地方創生實驗基地

本文轉載自「好食好事基金會」,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