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結束的COP27,是全球各國政府共商氣候議題第30年的里程碑。台灣雖不是氣候公約締約國,卻有一家從電子零組件出身的企業,憑藉理念,參與這場年度氣候盛事將近一半的屆次。不靠政府、沒有外援,一家企業怎麼能在5萬人的政治場合被認可,進而推動它念茲在茲的氣候行動?
扛上布置攤位的道具、行李,帶著疲憊的身子、6小時時差,但懷著滿足的心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轉了3個航班、花了將近一天,才從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會場,回到台北。
在台灣,11月最火熱的議題是「選前黃金週」,但唯一讓張楊乾惦記的開票結果,是延宕多年、用於氣候災害的「損失與損害」決議案,到底過了沒。
與張楊乾同班機的,還有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也是今年政府團出席COP的團長林子倫,他們是最後一批守在會場的台灣人。為期2週的氣候會議,時間比任何商展都長,但台達電子,這家從電源供應器零組件起家的台灣公司,從第一天就派人堅守在會場。
延伸閱讀:台灣在COP27做什麼?團長林子倫:氣候變遷,台灣能做得遠比0.56多
「聽說歐盟終於要妥協,但要求開發中國家也要達到碳排峰值⋯⋯」當張揚乾碰到林子倫,開口聊的,還是大會最後的進展。同一時間,打開臉書,已滿是來大會「嘗鮮」與「參觀」的企業,率團順道去開羅看金字塔、打卡的貼文。
而台達在社群上寫的,卻是一篇篇解釋什麼是NDC、CCPI、什麼是「氣候賠償」的教學文,有如氣候知識的百科全書。張楊乾苦笑說,每年就算台達活動結束,工作人員還會分工,去聽各個國際組織最新的動態。從頭到尾正襟危坐的,好像也沒有別人,語氣裡也有著一絲絲的驕傲。
唯一前進管制區,分享島嶼儲能、珊瑚復育
因為,台達是真的關心。從2007年開始,已連續參加15年COP、舉辦超過16場官方邊會(Side Event),如果台達說自己是台灣第二關注COP的企業,大概很少有公司敢說自己是第一。
儘管近年在兩岸關係、疫情管制等因素中,能獲得入場的名額愈來愈稀有、活動舉辦權愈來愈競爭的情況下,台達仍在COP27官方的管制區(Blue Zone)內,爭取到史無前例的3種機會:台達今年首度申設的倡議座談(Action Hub)、邊會及展覽攤位。多元與深入的程度,連公部門都很難企及。
在邊會,台達切入自己最擅長的「電」,談島嶼電網的韌性,透過金門與蘭嶼,帶出「儲能」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會議上,找來西班牙的兩國自治小島合作,巴利阿里群島(Balearic)、加那利(Canary),兩地主掌氣候的官員一上台,第一句話,就是「謝謝台達!」
至於展示攤位,雖然只寬約2公尺,容納不下太多人,但開張2天,連要發展水下基樁養珊瑚的沃旭,都來跟台達交流「珊瑚經」。
倡議座談,則在更大、更有彈性的開放空間舉辦,主打互動。台達在大會「生物多樣性」主題日,選談復育耐熱珊瑚的故事。
張楊乾談方法學,怎麼跟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大學合作,系統性地記錄生態,也談動員與科技,2年來,台達不但鼓勵員工組成40人志工隊親自下海,還用自家LED燈板,加速珊瑚生長。
甚至是大老遠把屏東海生館副館長陳德豪,直接請到COP現場。陳德豪坦言,過去出國多參加學術研討會,在特定某一個很窄的領域,有時連要同儕評論都很難。參加COP,談的是行動、策略,是海洋學術界相對少有的經驗。
別具意義的是,與台達倡議座談場次為鄰的,還有聯合國環境署找來英國歌手艾莉.高登(Ellie Goulding)的分享會,再前一場則是Google用AI「聽」見珊瑚的計畫,與大咖講者們同台接續登場,更凸顯台達脫穎而出的難得。
「我們是一家來自台灣的企業基金會⋯⋯」每場活動的開頭,張楊乾這麼介紹。
台灣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在正式的氣候談判上幾乎沒有角色。但經過這十幾年的累積,如果外國聽眾想到「台灣」時,能夠想到的幾張模糊面孔,大概,就是這些年不斷參加COP的台達員工們。
當近年氣候議題在ESG旗幟下,從教育界、科學界、工程界,蔓延到商業,已不太有人再問每年幕後策劃的台達品牌長、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為什麼要去聯合國?」更多企業界朋友問:「如果我現在開始,怎樣才能做到像台達一樣?」
延伸閱讀:唯一前進談判區!台達用「珊瑚復育」在COP27為台灣生態發聲
嗅出議題趨勢,提出具體對策及成效
12年來,從無到有,建立台達在COP的核心論述,郭珊珊坦言,每年跟張揚乾要想出叫好又叫座的主題,其實都讓她絞盡腦汁,也會在向大會提案之前,花很長時間沙盤推演大會重點。考試時,書讀多少一回事,至少得看對題目。
郭珊珊不藏私,透露台達備戰COP的心法與策略。她表示,首先,就在於問題意識。COP現場不乏各種類型的利益團體,除了減排、拒絕石化燃料,有人因海水上升,面臨生存問題,也有的人為原住民發聲、追求世代正義,議題廣泛,策劃COP,必須敏銳覺察當年最熱門、最被需要議題是什麼。
找對題目後,該如何作答?郭珊珊相信,台達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始終是解方提供者。關鍵就在於理解自身擅長,在一家技術跟創新為本的公司、包山包海的事業部門中,她找對專業,結合大會的需求,提出應對情境的策略。
例如,在COP20、21永續城市的概念下,談淨零建築。2015年在巴黎展示21座綠建築,讓台達獲得國際名聲,一戰成名。COP24,比起國內,台達更早就開始著墨分散式電網、電動車雙向充放等科技。
到去年,則以實際的計畫,將空氣品質的偵測器,安裝在共享電動車上,打造空汙地圖。
台達,年年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奇招,卻不會流於爭奇鬥豔的嘉年華會。
實力結合故事力,把氣候名詞變白話文
「把台達累積的經驗實力打包起來,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大家會知道,這是可行的,」擅長說故事的郭珊珊,自信地說。國家跟國家的談判,當然效力最大,卻也最不容易有結果,是進展最慢的溝通工具,但一項科技一旦導入,馬上就能開始解決問題。
同時,也要以大會容易接受的模式。如林子倫分享,COP21以來,為了讓講者聲音更多元、更多人有上台機會,大會傾向讓講者多人一起上台,會將類似主題合併。因此,台達申辦的各類項目也都從善如流,找學界或地方政府的伙伴共同策劃。
其次,台達是真的懂。當各家企業在淨灘、植樹,台達則在氣候變遷最具權威的編選組織「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新報告出爐時,第一時間將生硬的氣候名詞,轉成通俗的語言。
台達永續長周志宏認為,台達受到重視,也在於台達參與COP,帶回氣候圈的最前沿資訊,很大程度上形塑了視野、影響企業的決策。如2015年,為了融入國際社群,毫不猶豫加入「我們是認真的(We Mean Business)」聯盟,成為首家簽署的台灣企業,讓世界看見台達的決心。
談到私部門,尤其是企業在氣候議題中的價值,清大科法所教授范建得直言:「回頭看,你說2015年,台達在大皇宮談綠建築,除了掌聲,它直接從這個賺到什麼錢嗎?大概很難,但它自食其力,一直沒有放棄改變世界的希望。」
堅持了那麼多年,台達參與COP有策略,肯投入,不是橫空出世。「除了決心,大概還有一點傻勁吧!」郭珊珊溫柔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