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我在宏碁當工業設計師,當時正是臺灣3C代工從個人電腦,就是所謂的桌機跨入筆記型電腦生產的過程,我恭逢其盛見證臺灣主宰全球生產的榮景。尤記得當年因品牌商對塑膠外殼檢測標準的要求,但又同時面對客戶cost-down的壓力,會進行所謂下腳料的再生料添加,只能在15%或更低,甚至非檯面上為之。
因此,要說再生料的使用,臺灣可說是領先全球,為了面對品牌商的霸凌,代工為主的臺灣產業發展過程中,添加再生料或二次料的背景,就是從節省成本開始一路進化,添加比例也隨技術的成熟而逐漸提升。如今時代改變,從循環經濟到淨零排放,產品使用再生材料已成為必然,而再利用的技術躍升檯面成為顯學,於是風水輪流轉到這些長期耕耘資源循環的企業,對像我這種充滿好奇心、放眼未來的產品設計師眼中,這些產業資源真是精彩可期。
產品碳中和的5層設計思維
這將是一條全新的賽道,而且更棒的是,我們並不是毫無經驗,雖然當初開始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淨零。基於自我定位和使命,我將這幾年在產業的設計經驗,依照思維層級及技術門檻由低到高整理如下,助攻你用這個方式檢視產品設計:
第一層:再生料替代原生料
過去是用回收的同材料以不特定比例添加,也就是《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有幾種?歐盟專家告訴你如何看》裡面的商業模式六,而我則更進一步改變敘事方式。例如明明是因為模具的預算縮水,直接改以100%回收材料取代,但只要能講出一個好故事,不論是來自全球單一廢棄物舊衣回收的PET、廢汽車玻璃夾層的PVB,或是某個企業的舊制服再利用等,都會賦予一些場景的想像,引起巿場的共鳴。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另外,因碳中和時代需求,3C製程中置放面板或電子零件的料盤,就有塑膠碳中和的壓力,而我合作的團隊已經用全舊衣回收再改質的RPET,再製成塑膠粒、板材、真空成型,且通過所有強度測試要求;另我們也嘗試把過去用ABS塑膠的電風扇的舊模具以100%回收的RABS射出,而各方測試都接近新料,這受惠於這幾年回收材料改質技術的精進!
第二層:結構突破
2011年我有幸同年獲得三項國際設計競賽金奬,正好都是以材料突破過往的產品瓶頸,其中之一是利用鋁合金取代鐵製扳手,並以紙模取代保麗龍的包裝緩衝材。時至今日,有更多包括回收鋁和再生紙等材料可提供選擇。如果能更進一步以再生材料的條件和優勢來思考結構,將可不受限過往製造和使用的舊思維。
當年和金屬中心合作獲得紅點金奬的扳手,其能獲奬的原因是比原規格產品減重達40%,且能符合目標市場德國的法規。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無法直接置換材料就可達成,而是依材料特性將結構重新思考計算,再經過多次打樣、測試、優化才達成。包裝上的緩衝材要取代塑膠發泡亦然,如果是瓦楞紙材料得從板材搭配結構強度,倘若是紙漿成型則也更需對材料、結構的理解經驗加上軟體模擬。
因此,減塑、節能、減碳的要求下又有材料的限制,看似困難但反而是有意思的挑戰,可誕生出突破性的包裝甚至產品,拉開競爭距離。
第三層:風格設計
永續議題持續發酵,對市場的教育已有所成。據調查,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願意為環境友善產品付出更多的金額。這個趨勢提供品牌企業在產品開發和行銷的方向,也提供研發人員和設計師們努力的方向。但以代工為主的臺灣產業界除了著重在法規和認證外,綠色消費的觀念及行動仍屬初期階段,值得我們嘗試更多元的做法。
舉個例子,如何在視覺上讓消費者「感覺」更環保、更永續,讓消費者「看起來」心理默認應該是再生材料。這個是屬於感性工程,是需要由具備美學背景的設計師去設計、營造出來的,例如混入植物纖維形成雜點塑膠所造成的回收再製感,或利用材質顏色精心調配,或是表面刻意設定的粗糙、顆粒、紋路感所傳遞的心理符號(code),使用於消費性商品,效果常並不亞於消費者需費力辨識的外包裝上的認證,足可見這種視覺化的威力。
懂得利用設計技巧,直覺式的可視化溝通的確會大大增進理念傳達效果。但長期來說,真實的耕耘在零碳的方向,才是紥實的競爭力和企業永續的追求。
第四層:重新發明
兩次的工業革命以及接下來的許多發明,引領人類進入現代的便利生活,然而恣意使用化石燃料,也導致包括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及空氣污染。如今,我們需要更多是為了環境友善的新發明,如同LED的發明比白熾燈泡更節能、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還有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甚至近年電動車的發展,都是一種重新發明。
企業不必然有條件能取得如此重大發明,不過我最近有參與關於生質材料、保溫、隔熱建材、無機防銹技術等,都是臺灣中小企業研發的突破。若再結合商業模式思考,將自身領域往環境議題挪移絕對有和未來生意的交集,例如產品共享和產品服務化,也就是《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有幾種?歐盟專家告訴你如何看》裡面的商業模式一和二,都是各種重新發明的可能。
終極思維:不為製造而製造,不為設計而設計
綠色產品設計還有許多面向,今天我分享的是跟減碳有關的思維,要達到碳中和,需要重新思考物件的本質,也就是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這個產品嗎?有沒有其他更友善環境的替代方式?不為製造而製造,不為設計而設計,這才是更大的發明動力!過去的發明導致的問題,在環境議題及法規壓力下,能以技術和思維上掌握「重新發明」的企業,是彎道超車好機會。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此次是製造業迎來最大的技術躍升歷史機遇。這讓活在代工思維的臺灣產業開出無限的想像,而更大的機會是留給能洞察品牌和消費的需求,把材料科技和風格美學結合,且基於地球和企業永續,內化成為核心理念而化為行動的企業。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木質生物乙醇工廠,回收廢棄物再生綠色能源,創年營收45億
本文轉載自綠學院/文:謝榮雅(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文標題:工業設計教父傳授產品碳中和的5層設計思維
【關於作者】
謝榮雅
全國最強的工業設計師,獲得超過120座具指標的四大工業設計獎,包含德國紅點RedDot、if、美國IDEA、日本G-Mark、德國German DesignAward,現投入綠色設計領域,創辦奇想創造,並擔任綠學院綠色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