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中電動車祭100%關稅,反而不利美國綠色轉型?
▋港府鐵腕推「禁塑令」!歌手拍片控紙湯匙難用,引120萬人共鳴
▋二戰後最艱難時期!日本研擬最新能源策略,2030年核電發電佔兩成
▋美國最新研究:熱浪恐致兒童氣喘發作增加
▋1歲小男孩控訴韓國政府減排不力,本世紀末前升溫恐達3℃
拜登對中電動車祭100%關稅,反而不利美國綠色轉型?
5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分別徵收100%、50%、25%關稅,象徵貿易戰火已延燒到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綠能產品。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這政策攸關未來數十年經濟,也對美國維護自身權利具有必要性。中國政府隨即宣布將對美國製造的塑膠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但《富比士》(Forbes)直指,中國的報復效果恐怕目前恐怕相當有限。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然而,美國環團、產業人士卻對拜登舉措表示疑慮。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安全氣候運輸行動總監貝克(Daniel Becker)指出,對中國綠能產品祭出高關稅,恐怕導致1970年代保護主義的相同效果,即美國汽車工業的崩潰。「如果通用、福特不用和製造電動車的外國公司競爭,他們就不會製造電動車。市場會轉向中國的比亞迪。」
汽車產業顧問羅素(Bill Russo)進一步強調,如果沒有激烈的競爭,美國汽車製造商將繼續與石油、天然氣經濟利潤掛勾。
大多數產業分析師也不贊同拜登的關稅政策。他們多半認為,美中貿易戰若戰線拉長,就不會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但面對對手川普長期打抗中牌凝聚選民熱情,拜登也得對採取對中鐵腕,以贏得相關工會支持,並化為11月總統大選選票。但《富比士》也示警,在選票箱看似合理的行動,卻有可能在未來給美國人,或是世界上所有人帶來痛苦。
港府鐵腕推「禁塑令」!歌手拍片控紙湯匙難用,引120萬人共鳴
香港4月22日實施「禁塑令」,店家不得提供洗漱用品、餐具、吸管、雨傘袋等一次性塑膠用品,2025年第二階段範圍將延伸到桌布、牙線、耳塞等製品,違者將被課以港幣10萬元(約新台幣41.4萬元)罰鍰。儘管前半年是寬限期,店家仍可以在外賣時使用塑膠容器,直到把庫存用完為止,但《海峽時報》(Strait Times)指出,種種措施仍使當地居民、遊客深感不便。
例如,香港歌手李拾壹就在Instagram錄製短片,以粵語和普通話唱道「每次覺得你自己有點廢,覺得有點不知所謂,要記得有個東西叫紙湯匙,你再廢,永遠有它墊底。」歌詞就是在抨擊紙湯匙碰到湯汁時會變軟,比起塑膠等其他材質的湯匙更沒用。該片短短一個月,就有120萬人次觀看。
與此同時,五星級飯店依然在寬限期提供塑膠用品,但也開始用玻璃瓶裝水取代塑膠瓶裝水,房間內的原子筆也改用竹子製造。但平價飯店則趁機不再提供牙刷、棉花棒、浴帽等一次性備品,順便減少成本。一位來自新加坡的遊客就氣憤表示,前台辦理入住手續時,服務人員並未知會此情況,飯店只是在房內留下一張紙條,要入住賓客自行解決。
儘管怨聲四起,港府卻依然強力執行限塑令,目前已有超過80%飯店、零售業者已經遵循新政策。香港食品及飲品行業總會主席黃家和觀察,60%香港餐廳也已配合禁塑令,「這是一個好兆頭。」
二戰後最艱難時期!日本研擬最新能源策略,2030年核電發電占兩成
隨著AI普及,耗能巨大的數據中心不斷建設,日本政府正研擬未來中長期能源政策方向。5月中旬最新一次修訂政策,重點放在全球加速減碳的趨勢下,核電、再生能源這兩種被視為可減少排碳的能源,將如何在日本國家電力供應結構中清楚定位。
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使日本取得液化天然氣、石油的成本大幅增加,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直言,「我們正處在二戰結束以來,最艱難的時期。我們能否確保非碳能源的穩定供應,將決定日本未來的國力。」
日本政府已設定目標,2050年將達成淨零排碳。為了實現該目標,日本必須減少對目前占供電七成的火力發電依賴。因此,再生能源在2030財務年度占比將達36%至38%,而核電則將占20%至22%。
根據日本跨域傳輸營運商協會統計,2033財務年度日本最高電力需求,將比2023財務年度高出537萬千瓦。這顯示,未來AI數據中心、半導體工廠陸續落成,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將攸關日本產業發展成敗。
美國最新研究:熱浪恐致兒童氣喘發作增加
最新研究顯示,兒童在熱浪來襲期間,因為嚴重氣喘併發症住院的可能性將增加。而隨著極端氣候成為日常,此問題預計將變得更加嚴重。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查看2017至2020年6月到9月住院兒童的健康數據後發現,白天氣溫過高會增加兒童氣喘19%發病機率。而且熱浪持續時間愈長,住院機會也愈大。研究團隊成員葉摩根(Morgan Ye)示警,家庭如果沒有財力降低氣候變化引起的健康風險,可能會承受最大負擔。
特別是呼吸道疾病患者面臨高溫潮濕空氣、森林大火造成的汙染、暴雨造成的臭氧暴露等環境風險,生活必然變得更加艱難。歐洲呼吸學會環境與健康委員會主席安德森(Zorana Jovanovic Andersen)表示,這些人對不斷劇變的氣候更敏感,不只症狀更糟,甚至可能致命。
1歲小男孩控訴韓國政府減排不力,本世紀末前升溫恐達3℃
200個韓國人,包括一位小名叫啄木鳥的一歲嬰孩,過去幾年控訴政府氣候目標過於薄弱,未能根據憲法要求,提供給國民生命權、追求幸福權、一般自由權、財產權、健康環境權,而且也沒有履行保護人民免受災難的義務。
根據韓國政府目前規劃,2030年將比2018年減排四成。但如果每個國家都比照韓國的減排目標,2100年前全球氣溫將上升3℃,比起巴黎協定把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5℃,足足高出一倍,顯示韓國政府目標尚有上修空間。
隨著各國2025年將修訂減排時間表,這200位韓國民眾,其中絕大多數是關心氣候的人士,希望本次訴訟可以迫使韓國在制定下一輪減排計畫時更積極。這次訴訟,是東亞地區首次挑戰國家氣候的案件,極有可能樹立重要的先例。
「氣候危機已經來臨,未來世代更將強烈感受其衝擊。這樣的案件,對於保障公民權利而言至關重要,」國際特赦組織韓國分會的氣候行動者游智勇(音譯)認為,對國家採取法律行動是漫長、艱辛的歷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這些原告的勇氣值得讚賞、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