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度創下最高紀錄,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如同我在COP28所預言,升溫1.5°C無須等到科學家所預測的2030年,應該今年就會衝破。而我們所應擔憂的不再是1.5°C,而是當那2.5°C甚至6°C到來時,我們該如何因應與調適。
國際氣象專家同時宣告,地球正式進入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代,每年旱澇災已是常態,高溫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甚至死亡;凱米颱風的強烈降雨讓中南部飽受淹水之苦,氣候難民就在你我身邊。氣候科學的數據證實,二氧化碳高碳排是氣候變遷的元兇,這已迫使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制定淨零碳排的時程。
政策引導是關鍵!大禹治水除了圍堵,更重要的是疏通引流
當減碳不再是道德約束,而是可以獲得減少稅負等的實質鼓勵時,我相信更多企業會願意投入商業模式的創新改革與生產製造的低碳化,也就是政府必須設計出一套完善「誘因與懲罰」的政策機制。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舉例來說,特斯拉2020年起從全球交車數量最少的公司,一舉突破成為最具市場影響力的車廠,歸功於加州政府對於ZEV零排放車輛制定出有利政策。此舉除了促使高排放車廠必須積極改善燃油效能減少排放外,更透過市場機制讓特斯拉這類新能源低碳排車輛得以蓬勃發展,這是一個把「碳」從「負債」轉為「資產」的成功案例。
全球塑膠公約最快可在2024年底通過以終結塑膠世代。從PCR (Post-Consumer Recycled)消費用品回收再製的使用比率來看,目前的政策目標是要求化粧品等民生業者在2025年要達到25%、2030年達到35%,但實際上產業技術已經可以讓許多包裝樣態達成100%來自於PCR再生材料的使用。
試想,當政策開始規定零售量販通路的業者,只要採購或導用高比例再生材料包裝的產品就給予其鼓勵;反之,對未能達到採用再生材料比率標準的業者施予壓力。如此一來,就能快速導引民生用品的包裝轉向減碳量高達60~80%的再生材料來進行開發與技術導入。
可惜的是,目前台灣法規並未對100%PCR消費用品回收再製的瓶身給予實質的鼓勵,甚至與新石油粒子製造的材料一樣,業者竟然還得再繳一次回收基金,這實在是本末倒置。也就是說,即使是百分百回收塑膠製造,也不會有環保標章。
因此,望平建議環境部對於再生材料能採用免徵基金,或是具有一定幅度的優惠費率來差別化兩者(新材料、再生材料)之間的使用誘因,我堅信,這將是一項鼓舞再生材料供應鏈發展與導用的關鍵政策,同時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綠色競爭力。
加速綠色認證多元化,建立更科學與客觀的國際標準
台灣環保意識開啟的很早,歸功於政策制定,例如郝龍斌於2002年擔任環保署長時就大力推動限塑,而環保標章更早在1992年依據ISO 14024制定,鼓勵廠商生產對於環境衝擊較少的產品;綠色採購則於1998 年納入政府採購法,明定優先採購環保標章產品,環境部近期也將環保標章提升為「高循環、淨碳排、節物流、省資源、低污染」。然而,其中僅針對單一產品減碳獎勵,組織型碳中和卻不見任何鼓勵。
這表示台灣目前環保標章多數侷限於「產品」上要求符合管制限值與檢驗方法,而非檢視整個公司組織、工廠及產品,實與當今國際永續趨勢有所脫節。2001 年行政院訂定「機關綠色採購績效評核作業要點」中,設定綠色採購的指定採購項目與加分採購項目,於加分採購項目中開始逐漸放寬一些國際認證,然而化粧品產業的洗沐產品,卻仍被納入指定採購項目,代表只有政府認定環保標章的洗沐產品才計入綠色採購,未放寬國際認證,仍待與時俱進。
台灣現況與國際認證舉例
1.即使產品原料達到符合標準的天然生物基認證,也不會有環保標章
美國農業部BioPreferred的計畫目的,主要在於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可再生農業資源的使用,而USDA Biobased天然永續認證,通過榮獲諾貝爾奬的「碳14檢驗法」並送往世界知名Beta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更透明的全成分檢驗,而非僅依照成分表上的內容來做核定。這就好比對產品進行DNA測試,由此測出生物基成分含量,也就是天然來源的百分比。凡取得該認證,得以列為美國聯邦政府優先採購之項目。
2.即使達成工廠綠建築及清潔生產目標國家認證綠色工廠,也不會有環保標章
歐盟即將在2026年開啟反漂綠法規,建立全世界對「反漂綠」的共識,而此共識若能建立在更客觀與科學的證據上,相信會是台灣未來永續競爭力的重點關鍵。
對比於目前市面上所謂「B型企業」,大多是書面資料審查與越洋電話訪談,並非實地查廠與數據的核對查證;而經濟部工業局所推動的「綠色工廠標章」,其實是具備科學管理的政策工具,除了嚴格的每三年查廠,敦促製造者不斷進步與改善之外,更是一項國家級別的標準與肯定,其中的廣度與深度都較環保標章領先。
為此我們更希望,未來即便已獲環保標章的產品,也都應該是來自於綠色工廠的製造;反之,綠色工廠所出產的產品,都應獲得環保標章的認定。
3.即使達成RE100承諾或百分之百綠電,也不會有環保標章
而在工廠製造用電部分,我們都知道全球溫室氣體最多來自工業,而台灣過半則是來自於用電,相較於全球占比27%,台灣發電的碳排放占比則高達55%,因此非常需要鼓勵企業對於再生能源的運用。國際組織RE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及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所提出的國際再生能源倡議,加入RE100的會員,必須公開承諾於2050年前有階段性地達成100%再生能源之目標,並提報逐年使用綠電的進程。因此,只要企業能夠獲取RE100再生能源認證,都應該納入環保標章。
4.碳足跡沒減碳有環保標章,達成減碳目標完成企業組織碳中和,也不會有環保標章
此外,PAS 2060碳中和認證是國際間所公認之標準制度與ISO 14064-1及ISO 14067認證相同,皆是管理企業組織或產品及活動所產生的碳足跡、產品生命週期直接與間接排放,設定一致性的規範與量化標準,可以協助企業組織明確減碳目標,當達到年度減碳目標,就與給予認證,藉以達成環境永續。
整個來說,凡是跟產品碳排放減量標籤相關,可以督促起步業者跟上低碳化目標;組織碳中和的認證則可鼓舞產業作為淨零轉型的先行者。政策目標必須靠產業端,在組織經營上的整體變革。因此,若單以每年設定3%減碳目標的單一產品,恐難促成整體減碳的提升與改變。
推動台灣在全球綠色經濟的領導地位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COP28直言,「技術、資金都不是問題,唯一的阻礙是政府政策」,因此政府如何加緊腳步與時俱進去做各項因應與調適將是一大關鍵。
於此同時,望平也希望政府政策能同樣重視先行者的示範效應,以避免緩步執行的企業,反倒比起積極革新的先行者,領收更多的補助紅利。GEP時代(Gross Ecosystem Product,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已經來臨!在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趨勢的發展下,期待環境部可以用心聆聽以上建議,從產業及各國規範中提升台灣產業的綠色競爭力、促進永續創新及國際接軌,並為台灣帶來長遠的經濟與環境利益,以推動整體在全球綠色經濟中的領導地位。
延伸閱讀:Google發表AI白皮書,向台灣能源政策提3大建言
文:葛望平;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