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RE100

RE100稱台灣綠電使用不足?從台智電看「國產化」爭議

RE100與中經院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9.5%,實際使用僅5%,顯示使用不足,主因為國產化政策導致綠電成本提升,建議加速去國產化。與此同時,經濟部推動中鋼投資台智電打造綠電平台,以每度5.5元去統購1,000億度綠電,恐增財務風險。去國產化是否能解決價格高昂使得綠電不足的問題?
|

ESG台灣快訊》RE100報告揭台灣綠電困境:供需不平、躉購制度成瓶頸

▋RE100報告揭台灣綠電困境:供需不平、躉購制度成瓶頸
▋水湳再生水計畫啟動!中科每年減碳54公噸
▋竹市公布2050淨零白皮書,2030減排30%打造「無煤之都」
▋風場與保育共榮!臺灣首推「鯨豚保護守則」
▋財劃法修法減縮農業部預算32%!土石流預警恐停擺?
|

台電大買綠電!再生能源供不應求,政府如何解套?

RE100台灣2024報告19日出爐,點出目前台電買下國內多數再生能源,RE100會員在台灣採購量僅占全國的5%,正面臨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成本競爭力不足兩大問題。
|

ESG全揭露時代來臨!企業如何因應永續報告新規範?

當ESG成為企業必修課,為預防「漂綠」行為,金管會嚴審永續報告書,每五年抽查上市櫃公司永續資訊,若有重大缺失,將罰3萬至100萬元。
|

升溫1.5度C擋不住!技術、資金不是問題,唯一阻礙是政府政策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度創下最高紀錄,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如同我在COP28所預言,升溫1.5°C無須等到科學家所預測的2030年,應該今年就會衝破。而我們所應擔憂的不再是1.5°C,而是當那2.5°C甚至6°C到來時,我們該如何因應與調適。
|

日本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低,RE100籲2035年再生能源容量增3倍

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於6月25日呼籲,日本政府應採取緊急且具體的措施,在2035年底前將日本的再生電力容量增加到2022年的3倍。
|

RE100失效?「全時零碳電力」CFE成淨零新趨勢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表示支持核電,認為「RE100不再是唯一聖旨」,企業也開始投資核電。學者指出,國際確實已從「RE100」轉向「全時無碳電力(24/7 CFE)」目標,將核能列為無碳能源,才能達成淨零排放目標。CFE(Carbon Free Energy)究竟是什麼?該如何實現?
|

當整條供應鏈都實現RE100,然後呢?

當品牌商自己達到RE100目標,然後呢?就產品生命週期來看,供應商在原料及生產製程的碳排放量,一般來說是品牌商自身碳排放量的4倍或更多。品牌商把企業總部和員工差旅等淨零後,當然不會就此停止,它勢必將腦筋動到其供應商身上,於是RE100便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
|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