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界汲汲營營追求碳中和與淨零轉型的目標下,自願性碳交易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已逐步成為企業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當然,買家們皆希望自己所購買之碳抵換商品都是高品質的,但如何做到?
在討論碳抵換額度的品質時,一般而言,通常是指該商品的環境完整性可滿足買方信心。這看似簡單的基本原則,在現實情況中卻具有相當程度的挑戰。
根據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與溫室氣體管理研究所(Greenhouse Gas Management Institute)的研究,高品質碳抵換額度被定義為與避免排放或增加移除量相關的抵換額度,且這些減碳量需具備五大要素:
1. 外加性
2. 沒有被高估
3. 永久性
4. 無重複計算
5. 對社會與環境無重大危害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不幸的是,目前自願碳市場(VCM)中的數據過於分散、複雜且不透明,導致市場參與者難以利用正確訊息,迅速識別出高品質碳抵換額度商品。這樣的情況不僅造成市場交易風險,還容易將審核數據及商品品質的責任轉嫁給買方,進而增加交易成本、浪費時間,並產生不確定性影響。
採購碳額度抵換商品四大步驟
綜觀國內外已有研究碳標準或碳交易組織或學術單位,有針對買家如何購買高品質的碳抵換商品頒布建議指南。經過綜整分析後,可以將這些指南歸納為四大主要採購策略:制定策略、確認採購原則、調查商品品質,以及確認採購標的。
為了讓讀者能更清楚了解這些策略的內涵,並提高取得高品質碳抵換額度及其相關數據的機會,本文將對這四大採購策略進行進一步說明:
1.制定策略:
首先企業需要思考購買碳信用額度之動機、設定參與VCM的長短期願景,並進一步定義碳信用額度如何融入組織內部整體之低碳轉型策略,及其可能帶來之機會與風險。
2.確認採購原則:
當策略明確後,接下來則需開始擬定採購原則,例如:想要購買怎樣品質與類型之抵換額度?進而了解碳抵換商品的各項,並初步篩選合適組織偏好且可負擔者。根據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於2023年3月發布「核心碳原則(Core Carbon Principles,CCPs)」中已制定10項核心碳原則,分別與排放影響、治理與永續發展相關,各子項目條件羅列如下供購買者參考:
(1) 排放影響相關:
- 外加性
- 永久性
- 減排量與移除量之穩健量化
- 不可重複計算
(2) 治理相關:
- 有效治理
- 追蹤
- 透明度
- 獨立之第三方驗證與查證
(3) 永續發展相關:
- 永續發展之效益與保障
- 對淨零轉型之貢獻
3.調查商品品質:
一般而言,對於碳抵換商品的盡職調查的考量為四個標準,分別為技術、社會與環境、政治,以及交易者。以下將詳細說明每個標準。
- 技術:關於技術項目中的具體條件包含,外加性、數據來源、永久性、基線、洩漏,以及不確定性,其中以基線、外加性與永久性是經常被關注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評估這些條件時,多傾向於深入頗析方法學嚴謹性而非專案本身。
- 社會與環境:買家通常對專案的社會保障措施之完整性缺乏信心。即便已有方法學,例如Puro.earth要求專案申請者需具體提出執行專案所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但相關說明仍不夠具體。因此,同時審核其他社會保障要素也一樣重要,包含對氣候正義、生物多樣性、人權議題、社區參與等貢獻。
- 政治:事實上政策風險可能從多個角度困擾著專案進行,例如,印尼暫停VCS REDD+ 專案的發行,這些不確定性將造成整體發展趨勢與規範不停受到搖擺,將造成投資人信心不足等問題。
- 交易者:該條件通常很少被討論,但在買家尤其是投資者心目中卻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諸多投資者提到,由於太多專案因開發商缺乏經驗,而導致專案失敗的慘況。因此,商譽與實績對於審查專案開發商將是至關重要的條件之一。
4.確認採購標的:
完成商品品質盡職調查後,可依據調查結果並配合組織內部資源與策略作為評估條件,再次縮減符合資格的採購標的。此外,建議於簽訂採購合約前,應再次與專案開發商針對高品質商品需具備之五大要素進行確認。
(1) 外加性
由於任何碳抵換計劃的特性都無法被完美地審查,建議進一步確認專案實施前是否已找到碳抵換額度的買家,或了解專案碳抵換額度收入與其他收入或成本減少的比例。
此外,也應考慮若專案無法繼續獲得抵換額度收入,是否會停止減排行動。這樣的確認有助於確保專案會被確實執行,並且從收入占比的角度,判斷碳抵換額度所產生的收入是否與其他收入相當。如果專案即使停止銷售仍能繼續減排,則可能暗示專案存在較高的風險,表明其外加性不足,減排效益可能並非完全依賴於碳抵換額度的銷售。
(2) 避免高估減碳量
為避免專案開發者過度吹噓減碳成效,建議可透過下列兩個提問事先辨別專案之潛在風險。
第一,專案是否有偏離指定規則或方法學?若有,對於偏差處是否有提供合理解釋?若專案開發商可向碳抵換計劃審查員證明替代方法之合理性,部分計劃將容許專案採用偏離於規則要求的方法,但通常為暫時情況。
第二,專案監測數據是否存在差異或不一致性?若有,是否有提供合理解釋及處理方式?例如發生監測機器短暫故障,故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收集數據等情況,開發商需即時向申請機構呈報。若監測報告與相關數據皆無公開或無法輕易獲取,買方則需多關注其減碳量高估之疑慮。
(3) 永久性
碳抵換額度必須與永久避免或永久強化移除溫室氣體排放相關,若只是短暫性的減碳活動,則不符合此項條件,並且可能對環境效益的完整性造成損害。此外,不同方法學對於永久性的要求差異甚大,從10年至100年規定都有,而通常保證期越長,碳抵換額度的品質也相對較高。因此,若買方希望確認碳抵換額度的質量,應詢問專案是否已設定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並了解該專案所保證的「永久性」時長。
(4) 不重複計算
為確保抵換額度僅有單一所有者,建議買家應要求方法學註冊單位或專案開發商提供註銷相關訊息,例如:與購買數量相符之證書編號、受益人與應用類別,並詢問抵換額度是否發行間接減碳量(即非由專案擁有人控制或擁有排放源所產生之減碳量)。一旦涉及間接減碳量,其減量擁有權將較難被監督,因此出現重複計算的風險較高。
(5) 對社會與環境無重大危害
為確保買家購買之抵換額度,不會間接對人類生活或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應再三與開發商確認,在執行專案前是否與當地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特別是若專案於開發中國家進行者,建議務必進一步提問,因開發中國家通常較無相關立法監管保障措施。然而,最好的情況為開發商可出具第三方認證,以證明可對環境與社會帶來共好效益。
經上述說明,相信已提供買方在未來採購碳抵換額度商品時可採行的步驟與評估方向。然而長遠來看,國際間應該對於碳抵換商品的品質定義與分級提出一套共同標準,以供市場參與者遵循。
對於買方而言,負責任的氣候因應行動仍建議排碳者首先制定具野心的減碳策略,並可透過自主建立自願性減碳專案來實現碳減量,從而取得抵換額度,達成雙贏效果。如此一來,買方在取得碳抵換額度時能更具主導性,並能更有效地掌握其品質優劣。
延伸閱讀: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如何確保碳權品質、防範漂綠風險?
文:邱祈榮、陳冠婷;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