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100與中經院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9.5%,實際使用僅5%,顯示使用不足,主因為國產化政策導致綠電成本提升,建議加速去國產化。與此同時,經濟部推動中鋼投資台智電打造綠電平台,以每度5.5元去統購1,000億度綠電,恐增財務風險。去國產化是否能解決價格高昂使得綠電不足的問題?
根據RE100最新報告,台灣已有超過120家企業承諾使用100%再生能源,但其總電力需求僅有5%來自再生能源,且台灣的總發電量中,綠電僅占9.5%,遠低於2025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例目標20%。
RE100報告指出,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市場供應不足及價格高昂。台電躉購了大部分綠電,市場剩餘可供企業採購的電量極為有限,加上再生能源的躉購費率偏高,企業難以負擔成本。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綠電國產化政策失敗,中鋼陷虧損困境
中鋼總工會於1月2日召開記者會,嚴厲批評經濟部的「風電國產國造政策」。該政策要求中鋼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投入34.21億元資本,卻因興達港港深不足及淤積問題,無法滿足風電需求,最終累積虧損高達64億元。經濟部堅持100%國產化標準,不僅遭歐盟控訴違反WTO規範,還推高能源轉型成本。
綠電在台灣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僅不到10%,2025年達到15%目標已跳票。近期,經濟部再次要求中鋼成立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計畫統購25年共1,000億度綠電。中鋼總工會認為,目前缺乏配套措施,可能重演「興達海基」的財務災難,進一步加重中鋼的財務壓力。
中鋼對此回應,為應對碳費上路及實現碳中和目標,預計每年可取得約5億度綠電,並以低於市價的成本購得。初期投資台智電僅1千萬元,持股比例將由50%降至12.5%,並非主導方。同時,日月光、東和鋼鐵等多家企業已簽署合作備忘錄,表達入股意願。針對興達海基,中鋼表示正推動業務轉型規劃,並承諾改善經營困境。
台智電事件再度揭露國產化政策的失敗,凸顯推動去國產化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這已成為降低成本與加速能源轉型的當務之急。
風電供應2027年後改善,國產化限制需突破
根據經濟部於114年1月2日公布114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光電、風電維持113年水準。太陽光電上半年介於每度3.5337至5.7055元,下半年則3.5037至5.6279元,與113年相較微幅調降;風力發電不及30瓩每度7.4110元、30瓩以上2.1286元、離岸風電4.5085元,均與113年相同。其餘海洋能、地熱等再生能源價格也與113年持平。
台積電目前以每度5元的價格向雲豹購買綠電,而根據中鋼在1月2日新聞稿透露,台智電預計以每度5.5元購買綠電,這些綠電的市場價格普遍高於台電的躉購費率。此前,雖然台電曾希望台積電能以躉購費的價格購買綠電,但台積電回應,若每度電價格不低於4.3元,將無法接受,因為更高的電價會占據過多的成本負擔。
RE100報告指出,台灣的離岸風電因國產化要求,建設成本是歐洲的2.5倍,水下基礎成本比韓國高出30%。開發成本過高導致綠電偏高,形成貿易壁壘,限制國際投資與技術流入,建議台灣應盡快加速「去國產化」才能解決此議題。
「隨著國產化推行,國際開發商與承包商逐步退出,國外銀行對台灣風電投資興趣大減,融資壓力轉移至台灣公股銀行!」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蔡維哲指出,過去台電透過保證收購機制(PPA)憑其國家等級信用,吸引國外銀行支持風電融資及投資。如今轉為直接購電交易(CPPA)模式,因多數台灣企業信用評級低於台電,銀行顧慮融資風險,再加上不斷升高的人力與生產成本,進一步推高綠電價格,造成發展困境。
蔡維哲指出:「隨著3-1、3-2風場完工,台灣風電供應量預計2027年後大幅提升!」目前因供應量不足,風電市場價格高達每度5.5至6元,短期內缺乏競爭力,企業多轉向光電作為主要綠電來源,2027年待風場完工才擁有完整量能。再加上去國產化政策若能推動,將吸引國外廠商重新投入,降低開發成本,進一步增加風電量能,促使風電價格下調。
去國產化為物競天擇,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
RE100 報告指出,英國的成功案例顯示,取消強制性國產化要求,可在平衡開發成本與促進供應鏈成長之間取得雙贏。英國在 WTO 裁定其國產化政策違規後,迅速採取靈活策略,取消國產化比例要求,並推行「供應鏈計畫」。該計畫要求大型再生能源專案提出具體方案,說明如何促進本地供應鏈發展。同時,與差價合約(CFD)拍賣機制結合,有效刺激市場活力。結果顯示,2023 年英國再生電力已占全國總發電量的 46.4%。
報告建議台灣借鏡英國經驗,取消國產化限制,加速再生能源市場發展。政策應聚焦於高價值產品,並賦予開發商更大的供應商選擇權,提升供應鏈競爭力。
蔡維哲表示,去國產化將幫助台灣盤點自身在離岸風電市場的優勢,並專注於具競爭力的項目,如變電站建設或工程船製造。他強調,去國產化還能改善專案融資環境,吸引國際銀行與開發商,降低資金成本。然而,部分本土供應商可能因競爭加劇面臨調整壓力。
蔡維哲認為,透過市場化競爭機制,台灣可降低開發成本,增加綠電供應量,並提升國際市場地位,但政府需妥善規劃產業轉型,以平衡在地產業需求與再生能源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