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呼籲,各國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方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然而,全球的碳排放量要從一年590億公噸降至淨零,必須從五大排放源著手:交通運輸業、能源業、農業、自然界以及工業。
當前全球有逾130國承諾2050淨零排放,對減緩氣候變遷採取更具體、急迫的行動。第一項目標就是交通電氣化,致力於降低主要來自排氣管的80億公噸排放量。要達成這個目標,全球必須在2050年前把汽油與柴油引擎車全面換成零排放的轎車、卡車與巴士等。
目前,交通電氣化正在進行中,截至2021年1月,全球有將近1000萬輛電動車在路上行駛。但是,大規模電氣化的技術卻趕不上進度,且進展慢得令人沮喪,我們一定得加快腳步才行。全球車輛每年行駛的里程數都在增加,接下來20年中,儘管電動車愈來愈受歡迎,預計內燃引擎車的行駛里程數仍然將維持在目前的水準。
我們的進展不夠快,因為電動車的便利性與成本還是無法和汽油或柴油驅動的車輛競爭。除此以外,加上每輛新車平均有長達12年壽命,全球汽車要全面汰換,過程簡直猶如牛步,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燃引擎汽車還是會繼續排碳。
交通電氣化攸關人命,「綠色溢價」成關鍵
交通全面電氣化的作用之大,絕不容小覷,影響的更不只是氣候變遷而已。
從排氣管與發電廠排出來的懸浮微粒,每年單單在美國就造成35萬人早逝,全球則是每5個人就有1個人因此早逝。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資料,這些汙染和心臟病與肺癌有關。
交通電氣化不僅僅是淨零計畫的重要基石,更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它關乎防制碳排污染造成的致命疾病,尤其會對貧窮國家與有色人種社區產生莫大影響。
其中,「價格」可以打破電動車面對的巨大阻礙:性價比始終無法與燃油車平起平坐。
電動車要成為小客車市場的主流,一定要讓大多數人都負擔得起。當我們捨棄碳排放量比較高的產品,轉而花更多錢購買環保的產品,這筆額外支出的錢就叫作「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這個說法是從比爾・蓋茲(Bill Gates)那裡聽來的。
市場已經向我們證明,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或是沒有能力支付能源的綠色溢價。
突破能源基金的技術主管艾瑞克・托恩(Eric Toone)提到,「大家只會選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假如每一公升的綠色燃料要比最不環保的焦油砂提煉出來的石油多一分錢,許多人都不會買單。」
即使有人願意買單,也會要求產品具備更好的效能。單靠喜歡嘗鮮的人或憂心未來的公民,我們絕對不可能達成淨零。要讓市場轉向使用電動車,電動車必須效能更好、價格更親民。
在這種背景下,綠色溢價大致上代表了解決每一個領域問題的難易度,也顯示出不管是電動車、食品還是水泥,我們距離淨零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如何讓「綠色溢價」歸零?比爾蓋茲:邁向潔淨經濟這樣做
(本文摘自《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