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比亞迪電動車將進軍台灣?第三地轉運恐掀市場震盪

比亞迪電動車將進軍台灣?第三地轉運恐掀市場震盪。X by @BYDCompany

|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勢如破竹般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讓本土汽車業者憂心,其恐透過第三地轉運、挾低價競爭進入台灣,衝擊車市。從法規與實務面看,比亞迪有可能進入台灣市場嗎?

日前,車界傳出,去年全球銷售427萬輛汽車,賣贏通用、福特、本田等老字號車廠,首度躋身「2024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第五名的比亞迪(全球銷量僅次於豐田、福斯、現代起亞、Stellantis),已和港商太古汽車簽下MOU,由太古擔任台灣總代理,並已悄悄開始招募經銷商。

據了解,太古汽車委由知名法律事務所出具的專業意見也指出,現行台灣法規只規定禁止從中國進口整車,以及針對來台組裝銷售有所規範,並未禁止海外生產的中國車款,出口到台灣。

其實為了杜絕「洗產地」問題,經濟部產發署去年10月公布了「中國大陸車款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作業認定要點」,其中舉凡陸資與國際品牌業者合資之品牌業者生產、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生產、國際品牌業者在中國大陸地區生產,及中國大陸品牌業者生產等四大類「中國大陸車款」,若要來台組裝銷售,都須符合在地國產化比率,且逐年提升。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問題來了,業界擔心該法規只規範中國車款來台組裝銷售,若選擇進口來台,則目前現行法規僅有經濟部國貿署明定,包括小客車、底盤在內,代號「MW0」(大陸物品不准輸入)共約81項產品,都禁止從中國大陸進口;但比亞迪等中國車款,仍可能透過泰國生產基地組裝後,再把整車出口到台灣,如此便能繞過中國車的進口禁令。

不只如此,比亞迪2012年與德國賓士集團曾持股各半合資成立高階電動車騰勢(Denza),2022年,比亞迪持股提高至九成;去年9月,再收購賓士剩餘的10%股權,讓騰勢成了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市場就傳出,比亞迪可能以騰勢品牌旗下高階的多功能電動休旅車D9,且低於市場行情的新台幣100多萬元首發登台,讓台灣車市拉起警報。

圖/比亞迪2012年與德國賓士集團曾持股各半合資成立高階電動車騰勢(Denza)。wikimedia commons by JustAnotherCarDesigner

對此經濟部正式回應指出,現行法規不只經濟部,交通部也有相關規範,「依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定,所有整車進入國內市場都要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經查本案BYD並未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故並不能在台銷售。」

並且,經濟部也重申,若比亞迪透過第三地轉運來台,「此舉可能構成違規轉運(洗產地),經濟部對違規轉運採取4項作法:包括監測進口量、從嚴處罰等,違規者最高罰300萬元,甚至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

主管機關態度:如果台灣馬路上都是大陸製的汽車,能看嗎?

「如果台灣馬路上都是大陸製的汽車,能看嗎?」據了解,這是主管機關目前的態度。言下之意是,中國車若要來台銷售,光交通部的第一關開始,就會「從嚴審查」。

只不過,熟悉汽車產業的人士分析,其實不論中國車企業買外國廠、中外合資,或在海外另外成立一個子品牌,甚至替海外市場當地品牌代工,再出口到台灣等形態很多,未來台灣政府恐面臨更難防堵中資車廠的態勢,應在法律規範上提早因應,「如果政府要擋,要擋得徹底,把每一道門都擋死。」

「(比亞迪來台)勢不可擋!法規是上面定的,路是人走出來的,相關零件早就進來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產業高層直言,其實比亞迪「鑽石、石頭等各車型,好的跟壞的產品都有,」重點不是它進不進來,而是台灣市場要有主導性,只要建立好規範,避免劣幣驅良幣,不用怕中國產品競爭。

他也話鋒一轉指出,在商言商,台灣汽車年銷售不到50萬輛,其實市場很小,若台灣相關規範嚴格,比亞迪從第三地進口來台未必划得來,各界不用太緊張。

延伸閱讀:中國電動車強勢崛起!獨家圖解哪些台廠打入供應鏈?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

熱門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