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邀請Business for Nature亞洲區負責人Pallavi Kalita來台分享CBD COP16參與經驗與觀察(圖BCSD Taiwan提供)。
即使美國總統川普上任首日,就正式宣告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國際上仍有其他力量持續推動永續變革並壯大。其中,2024年11月落幕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COP16吸引歷年最多的參與者,在動盪與分歧中仍達成幾個關鍵成就--像是設立新的原住民常設附屬機構,將原住民正式納入未來談判和決策中、要求從生物遺傳資源獲利的企業撥出一定比例利潤,捐贈成立全球第一個生物遺傳資源的基金「卡利基金」等;企業界對於COP16後的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正向目標等議題,該如何因應與布局,整合融入公司的永續發展策略中?
隨著時間的演變,永續議題的探討不再只有氣候變遷,企業營運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依賴、影響及其衍伸的風險,也影響著企業的決斷與策略。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聯合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成員,在日前舉辦「CBD COP16會後觀察與商業意涵趨勢論壇」,邀請國際自然倡議組織Business for Nature亞洲區負責人Pallavi Kalita、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分享COP16參與經驗與觀察。
COP16決議促使企業將氣候與自然整合至永續發展策略中
論壇中,BCSD Taiwan秘書長莫冬立指出,依此次在哥倫比亞舉辦的CBD COP16的決議,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被要求將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社會責任和氣候變遷等議題更深入、更整合性地融入其永續發展策略中,並促使企業更全面地考量其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企業上位的行動架構ACT-D,訂定對環境有益的永續行動方向
然而對企業來說,響應各項永續規範、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已是一大挑戰,如今又要考量生物多樣性,該如何進行?為協助企業展開自然行動,將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企業發展結合,WBCSD、SBTN、TNFD、WEF和Capitals Coalition合作研擬出一個企業上位的行動架構-ACT-D(Assess、Commit、Transform、Disclose),讓企業透過「評估、承諾、轉型和揭露」四個行動,來評估自身營運並減輕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依賴,並根據評估結果,針對重大性營運據點制定細部目標,並展開轉型行動以達成目標。
為了協助企業開始這段旅程,Business for Nature亞洲區負責人Pallavi Kalita表示,Business for Nature發起了一項名為「It’s Now for Nature」的全球企業計畫,鼓勵企業制定並發布具有雄心的自然策略,目標是到2030年建立一個對自然有益的世界。在2025年1月該計畫已啟動,Business for Nature制訂了《NATURE STRATEGY HANDBOOK》並推出自然策略加速器計畫,希望透過提供必要的資源、指導和支援,協助企業透過ACT-D步驟,克服在擬定自然策略時面臨的挑戰,加速企業為自然正向做出貢獻。
從思維改變,企業攜手政府、NGO將自然正向化為行動策略
有了綱要與指導,要如何在台灣這片擁有產業多元、企業規模不一的市場中落地、執行?政府、企業、金融業和公民社會之間持續對話與合作的必要性更加重要,因此論壇中也邀請了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任技正石芝菁、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科長郭庭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以及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王嘉緯,就如何形塑COP16後自然正向樣貌進行座談。
在座談中與會者認為,企業應先了解自身營運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依賴、風險與機會,透過行動減緩自身營運對自然造成的重大衝擊;減緩自身營運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影響之後,還可以透過直接投資與支持生物多樣性項目、在企業營運中融入更多元的生物多樣性考量,或是與政府及NGO組織合作等多種方式,有效地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推動永續發展。

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並揭露在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投資與行動
石芝菁以華航參與南庄橙的復育為例指出,南庄橙因為味道較酸、不受歡迎、維護不易有蟲害等因素,漸漸變為瀕臨絕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當地賽夏族原住民合作復育南庄橙,且引進新技術將其用於製作果醬或糕點等特色產品,而華航參與了此項南庄橙的復育計畫,不只是種樹做碳匯,也支撐了原住民的在地生計,就是一個政府、企業攜手合作,保護生物多樣性且讓在地原住民受益、三方共好的案例。
其實,只要企業先從思維轉型,將生物多樣性議題納入經營決策過程,在行動上透過ACT-D上位架構,充分了解自身營運與自然的關聯,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適當的自然策略、目標,並展開行動,就能將企業永續發展與自然正向、生物多樣性保育結合。另外,也鼓勵企業藉由資訊揭露,對外公布在生物多樣性保育方面的投資和行動,不僅提高透明度和接受社會監督,也成為倡議的推動力,號召更多企業一同參與自然正向議題,投入更多心力,達到復育保育的目的。
備註:
為呼應國際自然趨勢,BCSD Taiwan於2022年成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中信金控、中華電信、台新金控、台達電子、永豐銀行、宏碁公司、佳世達科技、南山人壽、信義房屋、研華科技、國泰金控、崇越科技、啟碁科技(依企業中文名首字筆畫排序)共同響應2025年平台計畫,期許透過國際趨勢研究、串聯國內外合作網絡、舉辦各階段能力建置計畫並嘗試產出企業案例。歡迎企業先進加入響應,一同建立自然正向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