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環境

ESG每週必讀》最新研究:攝入「塑膠微粒」恐增失智風險!你該怎麼防?

加拿大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塑膠微粒含量過多,可能導致神經退化疾病。為何歐盟研究對此仍持保留態度?你該如何與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共存?
|

生物多樣性COP16在羅馬落幕!2030前每年供2000億美元守護生態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屆締約方大會續會(CBD COP16)於羅馬落幕。會議決定至2030年前,每年投入2000億美元保護全球生態多樣性,並針對《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30×30」生態修復目標達成具體協議,同時也正式啟動卡利基金。這次會議確定哪些協議與新目標?
|

台灣驟降冰雹解密:原來是颮線作祟?未來還有劇烈天氣?

近日,台灣從北到中,甚至連中國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春雷、冰雹等天氣現象,引發民眾討論是不是「天有異象」?明明白天氣溫宛如夏天,卻突然降下冰雹,讓人不禁疑惑:天氣熱也會下冰雹?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氣候機制?
|

要有拒絕塑膠袋的勇氣!臭青公生前連吞3個塑膠袋,生態危害曝光

去(2024)年底,台灣研究團隊發表蛇類吞食塑膠袋後死亡的論文報告。論文作者之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向《環境資訊中心》稱,2022年該系接獲一隻臭青公(又稱臭青母、王錦蛇),原本打算作體外寄生蟲研究之用,但無表傷的活體卻在運送途中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生前吞掉三個塑膠袋,腸胃與「硬硬的東西」磨擦發炎甚至潰瘍,疑與死因相關。
|

池上便當的稻花魚消失了?從毒鳥事件看池上米背後的生態危機

台東遠近馳名的池上便當,承載的不只是美味,還有大地與生態的故事。然而,當第一代池上便當的經典主菜——菊池氏細鯽(又稱稻花魚)悄然在大坡池與稻田間消失,這份滋味可能再也無法被復刻。2024年10月,池上的毒鳥事件——上百隻麻雀在田區一帶死亡。這些跡象都警示著未被看見的生態問題。
|

日本暴雪兩樣情:交通大亂,金閣寺「雪化妝」美如畫

日本正受本季入冬以來最強寒流影響,根據官方統計,從2月4日至今降下的大雪共造成4死53傷,並對陸空交通帶來影響。至於平常很少下雪的京都金閣寺,則出現「雪化妝」美景。
|

奇美博物館榮耀天使藏鳥窩?揭祕喜鵲築巢的都市生態驚喜

奇美博物館以西洋藝術、樂器、兵器及動物標本的豐富典藏而聞名,近期再度成為焦點。這次吸引目光的並非收藏品,而是特別的嬌客——一群喜鵲!牠們在博物館圓頂上方的榮耀天使雕像上築巢。來看看這個可愛的生態故事。
|

守護生態最後防線!辜嚴倬雲曾捐地保種,打造全球最大「諾亞方舟」

已故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之妻辜嚴倬雲於2月4日辭世,享嵩壽105歲!她長期出任婦聯會主委、提倡男女平權,在保育事業也不遺餘力。曾捐地打造「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保存與培育熱帶與亞熱帶植物,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熱帶、亞熱帶植物保育基地。
|

海龜的樂園還是海草的噩夢?太平島光禿地表的背後真相

南海上的東沙島綠意盎然,被海草床所圍繞;位於南海另一端的太平島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白得光禿的地表幾乎看不到一點綠意,太平島向來擁有高密度的海龜族群,難道消失的海草床都被大量海龜啃食了嗎?
|

數十年首見!草鴞重返濁水溪,瀕危物種開啟曙光

有民眾去年在濁水溪出海口搶救受傷的草鴞,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16日表示,經生態調查,時隔數十年後草鴞重現濁水溪,對於保護台灣本土鳥類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