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台中大里爆垃圾山爭議!盧秀燕:別製造恐慌

台中大里掩埋場38.5萬噸垃圾堆成山。台中市政府環保局

|

▋台中大里掩埋場38.5萬噸垃圾堆成山,盧秀燕反駁:6年來未曾爆發「垃圾大戰」
▋興達林口相繼故障,供電危機浮現?台電、經濟部揭露能源新布局
▋海盛風電495MW啟動可供50萬戶用電,風睿能源與西門子歌美颯再度合作
▋陽明簽7艘新型LNG雙燃料船合約,首度導入氨燃料預置設計
▋暖化推升北部登革熱風險,升溫2.5℃恐見埃及斑蚊入侵苗栗、台中

台中大里掩埋場38.5萬噸垃圾堆成山,盧秀燕反駁:6年來未曾爆發「垃圾大戰」

日前媒體揭露,台中市大里垃圾掩埋場多年垃圾量堆置量達38.5萬噸,被形容成「垃圾山」,引發市議會高度關切。12日多位市議員前往現場視察,遠望即可看到半山腰裸露的垃圾堆,情況相當明顯。

台中市環保局12日回應,大里掩埋場定位為「暫置場」,主要調度焚化廠歲修期間無法處理的垃圾,目前並未達到滿載。他們強調,垃圾是「有進有出」,至今已有約2萬8,000噸運回焚化廠處理。

不過,文山焚化廠改建工程延宕長達7年,經費估計增加至131億元,加重台中市垃圾處理壓力。環保局指出,全市人口達286萬,垃圾量龐大,因此除了推動焚化廠汰舊換新,也透過廚餘回收、樹枝堆肥與破袋檢查等方式加強減量。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環保局統計顯示,2024年每日垃圾焚化缺口已由去年的234噸降至208噸。另有「垃圾篩分打包」與「固體再生燃料(SRF)」計畫預計年底上路,協助掩埋場垃圾去化,並推動「轉廢為能」。

在環境維護上,環保局表示,暫置垃圾會以焚化底渣再生粒料覆蓋,並噴灑除臭劑、加強覆網,以避免惡臭或垃圾飛散影響周邊環境;同時也與外縣市合作,將部分垃圾運往其他焚化廠處理。

針對外界質疑垃圾山問題長久未處理,民進黨市議員在臨時會上批評市府處理不力,認為大里掩埋場問題並非短期造成。台中市長盧秀燕15日則首次回應,強調自己執政6年來,外界每年都喊「垃圾大戰」,但實際上從未發生。她批評這些言論是在「製造市民恐慌」,並呼籲應適可而止。

興達林口相繼故障,供電危機浮現?台電、經濟部揭露能源新布局

高雄興達電廠2號機9日發生天然氣外洩爆炸,連帶影響鄰近的新1號機停機檢修,加上林口2號機15日故障,台電面臨210萬瓩發電量減少,相當於9月夜尖峰負載的6%。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6日表示,已啟動備用機組調度,確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可維持在6%以上,仍有200萬瓩的備轉能力,足以因應突發狀況。

曾文生坦言,目前供電雖然面臨壓力,但整體仍能維持穩定。不過,他也提醒,這將影響後續機組的大修進度;若興達新1號機能在10月完成安檢並恢復運轉,供電壓力就能明顯減輕。

因興達電廠爆炸事件引發供電疑慮,核能議題再次成為焦點。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重申,政府政策將依循「兩個必須、三個原則」,雖不排斥新技術,但必須符合安全規範。

曾文生則補充,核安會的相關規定並未限制特定機組,因此台電將針對三座核電廠進行盤點,預計於9月底至10月初完成報告。初步評估,核三廠較具條件展開自我安全檢查,並計畫邀請原廠參與,期望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有初步結果。至於核二廠,仍需等候乾貯設施進展,才能進一步確認是否符合安檢標準。

除了核能議題外,政府的能源布局仍以再生能源為核心。龔明鑫表示,今年再生能源占比可望達到15%,明年將持續提升。他指出,將推動光電板汰舊換新,讓同樣面積的發電效率提升一倍,同時重新盤點素地與屋頂型案場,滿足企業對綠電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離岸風電方面,政府將加速已完成選商的3-1與3-2期併網進程,並明確支持深海浮動式風電的發展。能源署官員補充,目前光電效率已由早期約10%提升至23%,未來政策也會搭配誘因,推動案場更新換代。龔明鑫同時預告,9月將公布最新電力供需報告,揭開長期電源開發的整體規劃。

圖/興達林口相繼故障,供電危機浮現?台電、經濟部揭露能源新布局。示意圖。取自台灣電力公司官網

海盛風電495MW啟動可供50萬戶用電,風睿能源與西門子歌美颯再度合作

風睿能源(SRE)16日宣布,將與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合作,為「海盛風電」(Formosa 4)專案提供35座14MW風機,總裝置容量達495MW。這批風機將由西門子歌美颯台中港的機艙廠生產。

海盛風電於苗栗外海,2022年底獲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輪競標資格,並於2024年底取得籌設許可,為該輪得標項目中首個達標者。根據規劃,完工後可供應約50萬戶家庭用電,被視為台灣再生能源推進的重要一環。

風睿能源自2012年進入台灣市場,已開發完成海洋風電(Formosa 1)與海能風電(Formosa 2)。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表示,這次與西門子歌美颯的合作延續了過往經驗,將協助推動海盛風電專案進展。另外,風睿能源項目長Sahand Holm則指出,雙方經過多次協商後簽訂協議,未來建置可望更順利。

西門子歌美颯全球離岸風電銷售總監Mogens Jakobsen表示,台灣目前累計裝置容量已超過3GW,是公司重要市場之一,海盛風電將進一步支持其在地產能。

陽明簽7艘新型LNG雙燃料船合約,首度導入氨燃料預置設計

陽明海運16日宣布,與韓國韓華海洋公司簽訂7艘大型貨櫃船建造合約,由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與韓華海洋執行長金熙吉代表簽署。這批新船每艘可裝載15,880個20呎貨櫃,採用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設計,預計將在2028至2029年間陸續交付。陽明海運表示,新船到位後,不僅能強化全球航線的運能配置,也能提供較低碳的運輸選擇。

這次的新船設計具備「氨燃料預置」功能,是台灣首度引進的規格,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法規。換句話說,除了可先用LNG運行,未來若氨燃料技術成熟,船隻可在較低成本下完成轉換。該設計已獲得美國驗船協會認證,代表其同時兼顧現有效率與未來零碳燃料的可能性。

另外,這批船也導入新型的LNG儲氣槽設計,能承受更高壓力,相較傳統設計更安全、更有效率,並能符合未來岸電等相關規範。LNG被認為是航運業邁向減碳過程中的過渡燃料,與傳統燃油相比,可減少約兩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陽明自2026年起還會接收5艘同類型的新船,加上這次簽訂的7艘,屆時將有12艘LNG雙燃料貨櫃輪投入營運。至於氨燃料因燃燒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也被視為未來最有潛力的零碳燃料選項之一。

圖/陽明海運與韓華海洋簽署16,000 TEU級LNG雙燃料船建造合約。陽明海運官網

暖化推升北部登革熱風險,升溫2.5℃恐見埃及斑蚊入侵苗栗、台中

隨著氣溫逐年升高,台灣病媒蚊的分布範圍正逐漸擴大。國衛院與台大醫學院團隊11日公布研究成果指出,根據模型推估,在氣溫升高1.5至2℃的情境下,埃及斑蚊可能北移到台中、南投與花蓮;若升溫達2.5℃,更可能出現在苗栗與花蓮,影響範圍將從目前約10%擴大至28%。

除了埃及斑蚊外,另一種病媒蚊「白線斑蚊」,也呈現往高海拔遷移的現象。目前紀錄最高已達2284公尺,未來可能進一步推升到2339公尺。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旌集表示,氣候變遷不僅改變蚊子的生存範圍,也意味著登革熱等傳染病的風險有往北擴散的可能。

為掌握蚊群的移動與變化,研究團隊以基因定序技術建立南高屏地區埃及斑蚊的基因圖譜,結果顯示,蚊群大致分為高屏、台南與東港三大族群,平均飛行擴散距離約154公尺,且族群差異與行政區劃息息相關。由於現行防治措施大多以行政區為單位,例如清除孳生源或噴藥,長期下來造成不同地區的蚊群在基因上出現差異,也反映人為防治方式本身會影響蚊群的演化與分布。

目前台灣本土登革熱病例超過九成都集中在南部,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防治措施多以病例周邊200公尺範圍噴藥,高雄市更將範圍擴大到400公尺。這次基因圖譜研究支持現行的防治半徑,但也提醒若過度依賴藥劑,可能導致蚊群出現抗藥性,甚至養成「超級蚊子」。研究團隊建議,平時應以清除孳生源為主,把藥劑保留在疫情爆發時使用,並加強跨區合作,避免因行政分界影響防治成效。

這項成果已於今年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分子生態》,同時配合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委託的「病媒蚊變遷與推估計畫」,在雲林北港等地設立監測系統,持續追蹤病媒蚊的分布變化。

延伸閱讀:ESG每週必讀》興達電廠大火燒破燃氣發電安全網,掀「能源區域正義」爭議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