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策略

ESG遠見共好圈》ESG媒合升級!跨域共榮掌握全球永續商機

第二屆《ESG遠見共好圈》媒合會集結企業、學界與醫界,跨域探討永續行動的落地之道。陳志亮攝

|

在氣候變遷與永續轉型成為全球顯學之際,第二屆《ESG遠見共好圈》媒合會以「跨界合作、共創影響力」為主軸,集結企業、學界與醫界,從氣候融資、技術創新到產學合作實務,全面探討永續行動的落地之道。

10月31日,ESG遠見共好圈舉辦第二屆「ESG永續計畫媒合會」,自去年首度舉辦以來反應熱烈,今年規模更大、時間延長至整天,吸引企業、學校與醫療機構齊聚一堂,共同探索跨界合作的永續新契機。《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表示:「這場媒合會不僅是交流平台,更能促成具體合作,期待在明年檢視計畫落實程度時,能看到各種專案開花結果。」

「永續不只是企業責任,更是一場跨域共榮的行動。」楊瑪利回顧,《遠見》早在22年前便開始倡議企業社會責任(CSR),是台灣最早推動永續議題的媒體。從「ESG企業永續獎」到「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再到今年首度推出的「醫療永續獎」,展現永續理念已從企業延伸至教育與醫療領域。

「遠見ESG共好圈是一個讓企業、學界與醫療界共同交流、學習、共創影響力的平台。」楊瑪利表示,除了媒合會,共好圈後續規劃多項後續活動,包括11月12日的ESG企業永續獎說明會、11月18日的醫療永續獎,以及11月26日聚焦COP30的國際分享會。

趙恭岳:融資與技術是關鍵戰場,企業合作掌握永續新商機

隨著COP30即將於巴西貝倫登場,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執行長趙恭岳以宏觀角度剖析全球ESG與氣候行動趨勢。他指出,即使美國兩度退出《巴黎協定》,國際法律與氣候行動並未停歇,全球減碳進程仍在持續推進。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2025至2029年間全球升溫超過1.5°C的機率高達70%,顯示氣候風險正加劇,轉型壓力與日俱增。趙恭岳表示:「氣候科學已證實暖化為人為所致,未來五年將決定人類能否守住升溫1.5°C下限。」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趙恭岳更進一步指出,今年COP30的核心將聚焦「自然為本解方」與「公正轉型」,並要求各國提出2035年新版減量目標NDC3.0。此外,本屆COP30議題涵蓋四大支柱,包括減碳、調適、融資與技術,而技術正是支撐其他行動的關鍵基礎。

「氣候融資將是未來最大變數!」趙恭岳特別強調,COP29提出「新集體量化資金目標」(NCQG)從1000億美元提高至3000億,未來更將推升至1.3兆美元,對企業來說,這代表潛在的營運資金與新市場機會。

「無論是減碳、調適還是技術創新,未來的關鍵都在媒合,誰能找到對的伙伴,就能掌握新的永續市場。」趙恭岳認為,媒合會的精神正呼應國際趨勢,透過跨界合作,讓創新解方能對接國內外的需求。

圖/趙恭岳指出無論是減碳、調適還是技術創新,未來的關鍵都在媒合,跨界合作才能掌握永續市場。陳志亮攝

林文欽:揭露ESG媒合三板斧與四大成功關鍵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林文欽以創業與企業策略顧問的雙重經驗,剖析ESG媒合的本質與操作之道。他認為,永續雖是新議題,但邏輯仍源自企業經營的「0到1」與「1到100」歷程,前者是找到產品市場契合(Product Market Fit,PMF),後者則是讓永續方案成功市場化(Go to Market,GTM)。

林文欽指出,ESG媒合中的參與者各具角色:大學擁有人才與場域,基金會具公信力,企業掌握資金與通路,而ESG解方企業則提供技術與服務。唯有各方優勢互補,合作才能長久且具影響力。

另外,林文欽提及「ESG媒合三板斧」──善意、創意與場域。善意是起點,創意是亮點,場域是落點,三者缺一不可,唯有兼具才能讓理念化為行動,推動永續實踐的擴散。

不僅如此,「ESG合作成功的四大關鍵:好組合、好支持、好運營與好放大。」林文欽表示,首先要找到彼此互補的合作伙伴,才能整合資源、發揮綜效;其次要有完善的支持系統,確保資源能落地。在執行階段,良好的運營管理能擴大參與規模與社會影響力,而最終能否放大成果、帶來實際效益與永續聲望,則是衡量合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圖/林文欽表示ESG合作成功的四大關鍵是好組合、好支持、好運營、好放大。陳志亮攝

王家祥:ISO 59004引路,用設計與合作打造永續力

REnato Lab創辦人暨技術長王家祥以實務經驗分享,企業要在減碳、生物多樣性與新物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必須以整體策略應對日益複雜的環境挑戰,從溫室氣體排放、塑膠汙染到物種消失,都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王家祥指出,邁向淨零應從能源策略著手,包括提升能源效率、導入再生能源與推動運具電動化,同時兼顧資源循環與生態保育。依循ISO 59004循環經濟標準,企業可從五大面向、25項行動切入,如循環設計、製程優化、逆向物流與再利用,讓減碳與減廢同時創造經濟效益。

「永續行動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與供應鏈、學術界及不同產業跨界合作,才能讓ESG從概念走向具體的商業實踐。」王家祥以宏碁「地球回收計畫」為例,該計畫與統一超商合作建立逆物流機制,透過回收獎勵鼓勵民眾參與,不僅提升回收率、減少資源開採與能源消耗,更將回收淨利回饋弱勢,展現循環經濟與社會共善的雙重價值。

圖/王家祥指出企業可依循ISO 59004循環經濟標準,從五大面向、25項行動切入,讓減碳與減廢的同時達成經濟效益。陳志亮攝

黃偉翔:從企業到校園的七大合作關鍵

Skill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以實務經驗解析,企業如何與學校及NPO打造雙贏合作。他指出,ESG合作可分為四型:產學合作、贊助型、專業提供型與共創型,各自有不同的目標與成效指標。

以正美集團為例,企業為強化技術傳承與人才培育,主動與兩所技職學校合作,指定科系為「基地學校」,長期深耕實習與培訓鏈結,讓學生在校就能掌握產業趨勢,也協助企業建立穩定的人才來源,實現三方共贏。

「即使分公司同意,最終仍須總部核可!」黃偉翔表示,有些跨國企業在台推動ESG計畫,常依總部KPI(關鍵績效指標)執行,學校若能理解其檢核邏輯與成效要求,合作更能落地。跨國KPI不僅重視參與數,更關注活躍度與實際影響。

除此之外,贊助型態ESG行動,黃偉翔以家樂福為例,他們鎖定兒少就業與動物福利議題來提供財務支持,與全台11個單位展開14項合作計畫;裕隆集團則透過企業專業,透過「愛的里程數」擴大企業社會參與;全家便利商店與One-Forty合作移工教育服務則是共創型的具體展現。

「沒有共識就沒有共好!」黃偉翔強調,企業與學校、NPO合作應從七面向著手——包括使命一致、成果與KPI明確、分工清楚、節奏協調、風險控管、資源持續與良好溝通。同時,學校也應主動提出需求、整合資源並滾動修正,「唯有彼此理解、責任共擔,ESG合作才能從一次性活動走向長期影響。」

圖/黃偉祥強調企業、學校與NPO應從七面向著手,同時學校也應主動提出需求、整合資源並滾動修正。陳志亮攝

延伸閱讀:永續實踐不只CSR,費森尤斯卡比在台推動共好生態圈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