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學校永續案例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助農民拿回自主權,打造共好農村新經濟

虎尾科大團隊串聯小農、成立合作社,確保農民生產利潤。蘇義傑攝

| 攝影 蘇義傑

台灣農村人口老化及外移,讓不少人憂心台灣農業的未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持續在雲林串聯小農,並成立合作社,讓更多學生與年輕人參與農村新經濟,他們是怎麼做的?

如何解決農民高齡化及農村人口外移?為此,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團隊連結大學資源、在地農民,建立了一套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 

虎尾科大農業科技系主任戴守谷分析,農民高齡化,不但會造成無法經營完整產銷的供應鏈,更重要的是,目前台灣農民結構以小農為主,「小農不是問題,小農不合作才是問題。」他擔憂地說。 

小農經濟的問題,以成本面來說,生產量小,則不容易規模化,也連帶導致議價能力低,使得利潤微薄。在人才方面來說,農民容易藏步,使得技術出現斷層。或是,農民間的專長重疊,造成相互競爭。 

串聯小農、成立合作社,讓年輕人留在當地 

過去因資訊不透明,農業產銷得仰賴中間商,致使中間商剝削農民的生態。另外,從歷史脈絡來看,諸如農會、農業合作社等,在運行上也都有其包袱。 

於是,向來關心農民的虎尾科大旋即思考,如何串連農民的力量,讓農民在產、銷等層面,都能拿回自主權。 

這幾年來,虎尾科大團隊串聯小農,成立合作社,期待藉此,確保農民生產利潤、共享設備資源之外,也能讓農業科技系的學生有機會向農民實地學習,達到農民、學校雙贏的局面。 

讓雲林縣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謝萬來放棄在台北高薪、白領工作,義無反顧地選擇回鄉務農的關鍵是,他不忍高齡80多歲的母親辛苦扛下家中田產祖業。 

身為農業門外漢的謝萬來,剛開始也碰到老農各留一手的問題,更不會把最好的經驗傳授給別人。 

因緣際會下,他接觸到了戴守谷推動的農民大學。從中他認識農業的新科技、學到了友善土地的種植方式等農作知識與方法。 

漸漸地,謝萬來不僅成功種出優質黑金剛花生,也建立起自己的花生品牌「長老の花生」。 

他感慨地說道,「十年前我回來雲林縣,當時人口有80幾萬,現在只剩60幾萬。顯見人口外移嚴重。」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留在當地,是他的希望,也是他對這片土地的愛。於是,他在2015年和戴守谷提議,成立合作社的想法,也在當時把合作社建立起來。 

為學生創造機會,實地進入農地觀察 

謝萬來表示,藉由與虎尾科大團隊合作的計畫初衷,就是希望讓一群對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留在當地,讓他們了解農業是有未來的。 

虎尾科大農科系大四學生姚佳鳳分享,當初會想投入到農業,正因為出生於務農家庭,她深知,農民力量的集結十分重要。 

原本,一開始她想讀農業相關科系時,媽媽很反對,身為果農的爸爸卻相當支持,因為爸爸和她一樣,都對農業未來抱持憧憬。有了虎尾科大的計畫,她從大四開始全學年實習,跟著當地農民一起學習如何種植、契作和管理等。還要不時在天剛亮,就到農地進行整理和除草。 

戴守谷表示,目前在合作社農場工作的學生,不僅有些會參與現場生產,也有些會負責合作社管理跟行銷等。所以,小農們只要組成一個團隊,就能確保他們的生產與銷售利潤,也能經營整個完整的農產品供應鏈。最終,達成世代共好的農村新經濟。 

評審團一致點出,可以從報告中感受到戴守谷團隊對於這項計畫的熱情。評審團並表示,虎尾科大很全面性地為農民、學生等考慮各個環節,都可以感受到虎尾科大團隊的全心參與。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產業共創組首獎  

SDGs對應項目:優質教育、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責任消費和生產    
得獎方案: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  
針對痛點:農民老化、人口外移  
解決方案:串聯小農、成立合作社,提供學生實地在農地學習機會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