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SDGs實踐

影響力不是做慈善!對標SDGs,投資獲利也能清理「瓦上霜」

三方合辦「不再作文比賽的ESG報告」論壇,檢視影響力投資如何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串起企業與地方創生的共好橋樑。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提供

|

昨(23)日,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台新金控與信義集團舉辦「地方創生X企業ESG媒合活動」,檢視影響力投資如何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串起企業與地方創生的共好橋樑。此外,當天也邀集15個地方創生團隊分享永續商業模式與實務案例。

為協助地方創生賦能,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亦與台新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陳立國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台新證券將提供地方創生團隊輔導上市櫃諮詢相關服務。

台新金控永續長李鎮宇受訪時表示,「地方創生應該是愈local,愈國際」。他以參與Demo Pitch的團隊「粨發粨粽」為例,與其去學米其林、做法餐,他們選用假酸漿葉包糯米,不僅幫助消化,也能吃出台灣在地獨特味道。地方創生為台灣在地人事景物注入活水,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辨識度。

另一方面,李鎮宇也點出地方創生的挑戰,「年經人充滿熱情理想、投入地創,但是地方要有錢才能長久,而地創團隊對於如何對接資本市場較缺乏概念。」台新金控身為國內金融龍頭之一,希望以金融力量替地方永續盡一份力。未來除了舉辦講座、提供IPO諮詢服務,也表示願意投資準備IPO的地創團隊及B型企業。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陳美伶:影響力投資搭起地方與企業橋樑

隨著金管會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2023年起上市櫃公司資本額達20億元需繳交永續報告書,放眼不少企業ESG報告書裡明載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好做滿。

然而,以明揚國際為例,其ESG報告書記載職安通過認證標準,今年9月仍發生屏東廠爆炸遭勒令停工的憾事,讓人不禁質疑ESG報告書是否淪為作文比賽。

對此,被譽為「創生教母」的陳美伶表示,近年ESG、影響力投資成為顯學,投資不再只為獲利,也期待解決社會問題。儘管投入地方創生多年,她坦言地方團隊面臨欠缺資金、技術的痛點,仍在學習規劃財務、摸索品牌市場。陳美伶希望藉由影響力投資、地方創生與企業橋接,搭起策略伙伴關係,讓ESG報告更精實,而非僅是詞藻華麗的作文比賽。

本次活動也是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首次對外舉辦企業媒合活動,期待透過15組地方創生團隊的Demo Pitch,讓與會企業、天使投資者更了解地創團隊的商模與影響力,激盪出未來合作契機。

圖/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被譽為「創生教母」。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提供

吳道揆:ESG如掃「門前雪」,藉影響力投資清理「瓦上霜」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吳道揆笑談,2020年他寫了《影響力投資》一書,當時台灣還沒有人關注。2022年,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IIN,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最新調查揭露,去年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近1.2兆美元,較上一期調查(2020年)成長63%,是永續金融領域中成長最快速的類別。

究竟什麼是「影響力投資」?影響力投資等於做慈善?吳道揆解釋,影響力投資定義為「有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造就正面且可衡量的影響並產生利潤。」簡言之,即「投資改變世界」,透過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Private Capital, Public Good.)。

吳道揆強調,影響力投資的首要條件是「有意圖」(intention),方能創造正向「社會效益」和「投資利潤」雙底線。「企業、大學永續報告書中常見標示其專案對應到SDGs,然而實際行動未必能與目標下的執行細項(target)對標。」吳道揆說明,永續發展目標涉及範圍廣且成因複雜,影響力投資主要是針對169個細項,做出具體貢獻。目前,影響力投資的衡量標準百家爭鳴,而GIIN推出衡量與管理影響力的系統IRIS+(Impact Reporting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希望建構通用的指摽,提升影響力投資的可比較性。

最新調查指出,利潤追求面向上,有74%的機構追求市場利潤、14%的機構追尋讓步(較低)利潤,資金可以重複利用,幫助更多人;而12%以保本利潤為主。相較2022年66%的機構數追求市場利潤,今年的成長顯見更多商業投資人(commercial investor)加入影響力投資行列。身為影響力投資推動者,吳道揆清楚若要調度市場資本,少不了吸引商業投資人的市場利潤。

「排碳經濟走了100多年,減碳經濟才剛起步。」吳道揆認為影響力投資是覺醒的利己主義,不僅為地球好,也要為自己好。2016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計畫2030年前實踐,除了提高永續意識,也創造永續商品的需求,如新科技、設備、服務等。企業藉由參與SDGs發掘新商機、吸引人才、市場及資金等資源。如今SDGs進入下半場,也是影響力轉型的起點。

吳道揆比喻ESG如自掃門前雪,企業採取措施減少營運風險,而影響力投資更像清理他人「瓦上霜」,企業根據核心能力和價值觀在SDGs裡尋覓新商機,透過影響力投資提出ESG解方,提升企業影響力、締造社會共好。

圖/「排碳經濟走了100多年,減碳經濟才剛起步。」吳道揆認為影響力投資是覺醒的利己主義,不僅為地球好,也要為自己好。unsplash by Towfiqu barbhuiya

延伸閱讀:ESG風潮來襲,台灣地方創生還有新玩法?

林志垚:地方創生的本質是「貨出去,人進來」

SIC永續影響力投資共同創辦人暨合伙人林志垚點出影響力投資五大要點,投資(不是慈善)、與SDGs連結、雙底線回報(不只財務指標更創造社會影響)、具有投資標的及不太一樣的投資者。

談及導入影響力指標如何與永續相輔相成?林志垚從四個永續面向切入:

第一,議題永續,對標SDGs,提高企業透明度、避免漂綠行為,吸引更多資源與支持。

第二,,經營永續。「想發揮影響力,公司必須先活著」,導入影響力指標增加長期策略穩定性,凝聚內部共識,設計兼顧商業、理想的營運模式。

第三,財務永續,即利用多元融資工具,創造更多複利。

第四,最後是人才永續,利用商機加理想,吸引並留下好人才。

論壇尾聲,林志垚回歸地方創生的本質,就是「貨出去,人進來」。如何運用策略和獨特的商業模式提升企業價值,帶入人才和顧客,是地方能生生不息的關鍵。

他鼓勵在場企業或投資人,經常反思經營思維是否考慮永續四面向,不斷自我優化、實踐永續,「只有自己夠強大,才能用我們想要的方式改變世界。」

圖/林志垚認為影響力投資有五大要點,投資(不是慈善)、與SDGs連結、雙底線回報(不只財務指標更創造社會影響)、具有投資標的及不太一樣的投資者。unsplash by Katja Anokhina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