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澳洲為全球第一個生物多樣性立法國,導入自然修復市場機制

澳洲政府將設定到2030年保護30%土地與30%海洋之目標。pexels by ethan-brooke

|

自然中的森林、河流、海洋與土壤等自然資本提供人類日常所需的糧食、空氣與水資源;同時我們的健康、幸福與經濟繁榮亦依賴許多自然生態的商品與服務。

根據國際研究指出,自然界每年至少帶來約125兆美元的價值,支持著人類所需的一切。不過當前人們砍伐森林、過度捕撈魚隻、汙染河流與濕地上建設等行為正讓動植物悄無聲息地消失,而且生物多樣性也面臨巨大壓力,更讓後代子孫需應對極端氣候風險。因此,為了盡可能地遏止自然資源的濫用,各國政府已逐漸對實現自然正向發展而提出承諾。

澳洲提出新物種零滅絕目標

然而,在努力恢復、保護與管理自然環境的議題上,我們發現到,澳洲政府積極採取相關的措施,該國環境與水利部塔尼亞・普利伯塞克(Tania Plibersek)部長於2022年7月19日的對外演講中表示:「澳洲政府將設定到2030年保護30%土地與30%海洋之目標」。

三個月後更提出「新物種零滅絕之額外目標」,即預計保留30%的土地以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並在對其受威脅物種的相關行動計劃進行徹底改革。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若以經濟工具層面而言,澳洲與美國於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雙方承諾將共同努力對自然的經濟價值採取更佳的措施,而此想法是想更好地定義自然價值,此舉將有助於各部門在決策中考慮環境,並幫助經濟進行升級轉型,邁向對自然有利的未來。

為了在修復與保護自然環境之際亦可釋放巨大的經濟機會,2023年12月15日澳洲《2023年自然修復法案(Nature Repair Market Bill 2023)》正式生效,成為全球第一個為自願的生物多樣性市場立法之國家,以鼓勵企業投資自然修復(Nature repair)市場,支持澳洲2030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之願景。

以下將針對澳洲的自然修復市場之機制進行介紹。

圖/澳洲提出「新物種零滅絕之額外目標」,即預計保留30%的土地以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flickr by Tiomax80

澳洲自然修復市場機制

珍貴的自然物種與原住民遺產是澳洲獨有的特徵,澳洲政府為保護這些重要的動植物、原住民與棲息地區,早於1999年頒布《1999年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ct 1999)》,隨著環境持續惡化,加上過於官僚政府結構與行政流程,導致企業在面臨氣候變遷與自然損失時,無法獲得有效的政府政策,協助其營運所受到的負面影響。

不久,受全球經濟放緩、天災與生活成本壓力上升等衝擊,澳洲政府意識到唯有更快、更清晰的環境決策才有助於國內經濟成長,同時增加就業,並提高對環境與社會之投資力道,以創造富有韌性且健康之社會經濟環境及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澳洲政府宣布在執行上述相關因應措施時,將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1. 需要更積極地保護澳洲環境,防止本土動植物進一步滅絕,這意味著將採取監管、對自然有利之決策,並與原住民建立友善伙伴關係,以及將資源分配至可產生最大影響力之保育規劃等政策舉措。
  2. 加速決策與確定優先執行事項,以降低計畫相關利害關係人之投資風險,並促進經濟永續發展。
  3. 承諾透過成立獨立機關,例如環境部,以有助於恢復民眾對環境決策之責任與信任感,並定期揭露執行環境目標之執行進度與公開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政府於逐步修復大自然的路徑上,導入市場機制的同時,將此機制入法,讓珍惜自然資源與服務不再是僅淪為宣示口號,而是提升到法律規範,展現實踐承諾的決心。

此法案為《2023年自然修復法案(後稱法案)》於2023年12月7日獲得聯邦議會通過,並於同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透過訂定此透明之框架,確保澳洲自然修復市場具有誠信的運作。

圖/讓珍惜自然資源與服務不再是僅淪為宣示口號,而是提升到法律規範,展現實踐承諾的決心。unsplash by ahmer-kalam

澳洲自然修復市場的建立將使私人資金投入自然相關領域變得更加容易,以推動整個澳洲之自然修復行動。符合該市場的參與者包含原住民、環保團體、政府與農民,專案領域涉及陸地、部分陸地水道(湖泊與河流)、低水位12海浬內之海洋與沿海環境,以及外部領土。

所有參與專案若符合條件,其土地所有者將獲得與專案相關之「生物多樣性證書」,隨後可將證書出售給企業、個人或政府,以協助購買證書者實現生物多樣性目標。

關於生物多樣性證書的相關核發規則目前尚在研議中,惟該法案已表示絕對禁止使用生物多樣性證書,來抵換對環境造成之危害。

換言之,個人或組織不可先對環境造成損害後,再透過購買生物多樣性證書進行損害彌補,而關於自然修復市場的運作與生物多樣性證書之核發規則,將在法案生效後的12個月內,由澳洲的氣候變遷、能源、環境與水利部門持續開發與訂定相關流程與系統。

澳洲立法保護生物多樣性值得借鏡

澳洲政府立法過程思維的演化,應該是我們在面對修復自然議題上值得學習與努力的。unsplash by jordan-whitt

由於修復自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無法單靠政府政策達成,當我們審視自然的價值時,應從經濟與社會角度切入,可更完整的掌握政府、企業,乃至於個人做出選擇時,對於自然所造成之正面或負面影響,而透過澳洲的案例我們可發現到,該國相較於其他國家,早已採取具建設性之政策行動,來恢復與保護自然資源,並帶動其經濟發展,這有利於澳洲未來如期達到實踐自然正向發展之承諾。

值得關切的是在澳洲政府立法過程思維的演化,應該是我們在面對修復自然議題上值得學習與努力的。

隨著人們對自然相關領域之投資參與愈發踴躍,在修復自然甚至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中,如果可將市場機制加入,讓政府、企業或個人等投資者向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管理者支付費用,將有助於棲息恢復活力,雖然生物多樣性市場或自然修復市場在當前仍是相對大膽的嘗試,但唯有經過不斷的實踐與反思,才能使市場表現的更完整且具公正性。

延伸閱讀:碳信用概念延伸?認識生物多樣性「抵換」與「信用」

文:邱祈榮、陳冠婷;本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