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永續人才供不應求,了解不同定位的永續人,才能做出適當抉擇。示意圖。freepik by gpointstudio
伴隨著全球永續轉型風潮蔓延,公務部門或私人企業永續職缺急速成長,永續人才成了就業市場大熱門。各大學紛紛開設永續相關學程,市場上永續管理師或永續分析師之證照培訓課程更是常常爆滿,不只社會新鮮人搶著成為永續人,更有許多已在職者將之視為轉換職場跑道的優先選項。
永續工作雖然都需具備永續專業基礎例如碳盤查、減碳策略和行動、報告書編製,然而在不同的組織或機構中永續工作的重點實大不相同。依目前觀察,除了企業,還有顧問服務公司,以及非營利組織都有大量永續人才的需求。
企業永續人:專注企業核心深度,策略整合與落地推動
企業永續工作依公司規模不同而異,主要為發展公司永續策略,擬定減碳目標和行動計劃,編製永續報告書。這些工作需要和不同部門溝通協調,更需充分理解公司的核心優勢與企業文化。
冷靜思考辨識雜音是能幫助企業永續人先站穩的功夫:當面對外部大量的永續資訊和議題討論時,判斷如何取捨並保持專注在公司本業的核心基礎,思考是否需導入和跟進並且評估可行性與長遠效益,例如氣候行動的SBT承諾。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另一個困難是將重要但眼前還看不出利害關係、或無立即風險性的永續議題做明確分析和傳達,向公司經營管理層說明並取得認同、授權以採取相對應的行動。
此外,參與各式永續評比與填覆國際組織問卷(例如CDP)所獲得的成績或排名,往往被視為是企業永續部門的KPI。因此撰寫參賽資料、充份了解問卷題意並據實填覆也是一項重大工作。這其中最大的困難在於許多資訊都需仰賴不同部門提供,例如揭露並衡量非財務資訊就不會僅限於永續部門或財會部門。
企業永續人應具備務實思考和精確的判斷力,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公司的核心優勢,做好策略建議與跨部門行動整合的工作。

永續顧問服務:以專業和耐心回應客戶需求
由於企業受限於組織編制和不同的專業人才,許多企業依賴永續顧問之建議推展永續工作。包括選定標的、發展策略和行動、甚至整合協調企業內部意見等都可能需借重專業顧問的服務。
顧問服務面對不同行業的客戶,而不同行業的永續實務要項也有所不同,例如金融行業的氣候行動與科技製造業的氣候行動就會不一樣;除了協助策略制定和行動建議之外,隨著企業減碳目標成為必要工作,具備跨域專業的永續顧問需求也逐漸增加,例如需使用到會計與環工知識的碳審計工作。
因此永續顧問人才需要有強大的新知吸收能力、理解各項標準條文的精神和標準製定過程,再納入鏈結產官學研Networking與勾稽能力。具備勾稽能力才能有效整合、應對、驗證與連結不同資訊、數據與標準,以確保企業的永續報告、ESG績效或合規性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勾稽能力可以說是永續輔導顧問最重要的能力項目。
此外與客戶溝通時更需要耐心和技巧,例如點出客戶缺失時應注意如何表達才能使對方接受。這時就需具備不同產業知識背景並且理解產業生態,才能依產業屬性採用適合該產業的輔導模式。
NPO永續推手:在前瞻研究與實踐中找到成就感
有別於企業和顧問服務,NPO組織的永續工作多著重在倡議和能力建置。特別是國際性大型NPO組織,以全球視野看待永續議題,處於較前緣位置,常常提出富前瞻性的倡議,同時伴隨著相對應的準則或永續管理工具。
因此若任職於國際永續相關的NPO 組織,除了英文聽說讀寫的基本要件之外,也需要有研究精神和轉化能力,將艱澀難懂或枯燥的永續管理工具轉化為使企業較容易理解且願意採行的內容。國際倡議研究、企業能力建置、推動跨領域議合以及永續議題在企業的落地應用都是NPO永續人的工作內容。
然而,也正因為NPO組織在永續推動工作上屬於較前緣位置,可能在議題未成熟或廣泛受到關注前會遇上推動困難,不易引起企業或公務機構的共鳴而偶有挫折感。這時除了抱理解態度、耐心耕耘之外,也可好好研究培植自身於特定永續議題的專案。
而相對於中大型企業複雜的營運管理架構,NPO組織相對扁平和單純,無複雜人際關係壓力,團隊自主性高且能享受挑選題材的自由,適合喜愛在學習中發掘成就感的人。

永續的工作相當廣泛,任何行業都與永續脫不了關係。在選擇成為永續人之前,充分理解自己的心性特質,勇敢嘗試和專注學習,多方吸收和交流,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延伸閱讀:徵才季開跑,綠領人才徵求中!3600家企業每月開出2.2萬ESG職缺
文:王玲珉;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