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首頁
永續作者
遠見編輯部
遠見編輯部
追蹤作者
54
篇文章
遠見雜誌編輯部
CSR企業社會責任獎
企業社會責任
學校永續實踐
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台灣永續政策
高希均:華人社會需要六個極大化
來自台灣、大陸等共17個國家、地區的7500位華人保險業精英,從8月10日到13日齊聚泰國曼谷,舉辦第20屆國際龍獎IDA年會。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受邀擔任開幕演講貴賓。高希均以「一字一步往前走,十全十美造就一生」為題,砥礪在場人士如何打造完美人生。演講結尾,他並提倡華人社會必須追求「六個極大化」。什麼是十全十美?什麼又是六個極大化?
2019/08/11
|
文
遠見編輯部
全球ESG焦點
第2屆《遠見》社企之星榮譽榜
2005年《遠見》首創全球華人媒體CSR評鑑,今年邁入第15屆。以下為社企之星得獎榜單。
2019/05/02
|
文
遠見編輯部
企業社會責任
CSR企業社會責任獎
社企之星
第15屆《遠見》CSR得獎英雄榜
2005年《遠見》首創全球華人媒體CSR評鑑,今年邁入第15屆。以下為CSR得獎榜單。
2019/04/30
|
文
遠見編輯部
企業社會責任
CSR企業社會責任獎
遠見第15屆CSR獎項:台灣大哥大、信義房屋大贏家,各奪二首獎
《遠見》接軌國際大潮流,創台灣風氣之先,於2005年首創全球華人媒體CSR評鑑,今年已邁入第15屆,不僅帶動企業界與國際標準接軌,更見證台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進步。為表揚本屆獲獎企業,《遠見雜誌》今(30)日於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贈獎典禮,特邀經濟部部長沈榮津頒發殊榮,得獎企業九成以上由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出席,以示重視。
2019/04/30
|
文
遠見編輯部
企業社會責任
CSR企業社會責任獎
社企之星
自然災害第一道防線 守護全人類福祉
格陵蘭冰磚崩落、蘇門答臘叢林高溫難耐、霧霾籠罩北京城、洪害過後的帛琉滿目瘡痍……,在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監製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中,觀眾跟著他的腳步,一窺全球氣候變遷。
2019/02/25
|
文
遠見編輯部
學校永續實踐
精打計算、善溝通 企業永續的幕後推手
財經學群學生,需有基本財經理論的應用能力,以及對國際市場的理解。管理學群,則要面對企業內外人事物的問題,具備溝通協調、領導規劃或系統分析、資源整合的能力。
2019/02/25
|
文
遠見編輯部
學校永續實踐
遠見2019年最新調查:企業最愛大學生TOP20出爐!
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預計近30萬名大學新鮮人步出校門,準備找工作。究竟真正有前景又祭出高薪的是哪些產業?企業愛用的又是哪些學校的畢業生?《遠見》與國內最大求職網站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5+2產業職缺及薪資大調查」,分析七大產業開創的工作機會與薪資表現,發現物聯網薪酬平均逾六萬,新農業平均可領46K;而最新出爐的《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則由成大奪下五連霸。
2019/02/21
|
文
遠見編輯部
ESG關鍵調查
讓愛傳播的下半場 投身公益當志工
投身「公益」現在成為許多退居二線、或離開職場的專業人士,另一個發光發熱的舞台。過去,不論你是總經理還是上班族,都算是領薪水的「打工仔」;但帶著在職場拼鬥練就的一身好本事,投身公益,往往能投注商業思維,扭轉公益就只能苦哈哈募款、只能靠不支薪志工運作的命運,讓弱勢者有尊嚴地接受幫助,進而改變人生。
2018/10/22
|
文
遠見編輯部
台灣永續政策
一個標題引起台泥股東緊張,張安平沒有要退休
九月號剛出刊的《遠見雜誌》,有一篇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與台泥集團現況的深入報導,分析2017年1月因為前董事長辜成允跌落樓梯意外,不到24小時驟然離世,張安平緊急主動扛起台泥集團重擔,近六百天來,他如何快速進入情況,並端出亮麗成績單的過程。
2018/09/01
|
文
遠見編輯部
企業永續實踐
當大家想著相同的事,做著不同的事
從荷蘭肉類協會(Centrale Organisatie voor de Vleessector, 以下簡稱COV)的國際事務總監弗蘭斯(Frans van Dongen)到各家荷蘭廠商,在訪談中幾乎都會提到這樣的字句:「我們是小國,到不同國家開發不同市場,是正常且必要的事」、「農業在我們的出口產業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走出去,是荷蘭有共識的方向,而眼睛一起看向的,是世界。
2018/08/27
|
文
遠見編輯部
全球ESG焦點
文章導覽
1
...
4
5
6
熱門推薦
1
緬甸強震波及台灣?防災包怎麼準備?黃金72小時保命祕訣一次看
977
2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估計奪30萬命!報告書:這地區恐災情慘重
904
3
龍婆2025四大預言有科學根據?專家拆解富士山火山爆發、美西大地震與大洪水之謎
580
4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大地震?日本還有大海嘯?台灣、菲律賓連一起?專家來解惑
490
5
緬甸8.2強震〉專家:板塊擠壓效應恐波及台灣,未來兩週嚴防大地震
347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