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生物多樣性

稀客!保育珍稀麝香貓、食蟹獴現身政大!三貓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

政治大學附近的「三貓地區」因種植茶葉面積下降,產生許多廢耕地,吸引野生動物來棲息,師生常在校園偶遇大赤鼯鼠等動物,還有麝香貓、食蟹獴等保育類野生動物現身。
|

ESG台灣快訊》蘭嶼爬行類恐滅絕?科博館:「海龜無處下蛋」成關鍵 

▋蘭嶼爬行類恐滅絕?科博館:「海龜無處下蛋」成關鍵
▋台積電偕供應鏈首創「化學品租賃」模式,供環境部專法參考
▋中藥界首份永續報告書!順天堂2030目標減排50%
▋高市農業局聯手農民、量販業者,首度上架「碳足跡小番茄」
▋新國會提核電延役修法,王美花:核安審查最重要
|

信義房屋鉅資打造零碳島!海陸生態復育三大亮點

信義買下無人島「環灘島」,打造為「零碳島」,首要任務是復育在地生態,未來要開發「極高端」酒店,在自然資源與觀光旅遊間取得平衡,信義要怎麼做到呢?
|

永續轉型之「自然正向成長」是什麼?企業如何實踐?

根據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研究,人類所使用的資源已相當於1.75個地球。換言之,整個自然資本及生態系之總供給,仍需再多75%,才得以滿足人類需求。
|

全球最後2隻!北方白犀牛人工受孕成功,拯救滅絕物種現曙光

科學家對南方白犀牛(southern white rhino)進行體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sation,IVF)並成功懷孕,寫下全球首例,這項重大技術突破可能為拯救極度瀕危的近親北方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鋪路。
|

氣候變遷導致亞馬遜嚴重乾旱,科學家憂雨林草原化

根據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科學家的研究報告,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是導致2023年巴西亞馬遜地區發生至少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的主要因素。
|

企業為何需要TNFD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來看台泥、台達電怎麼做

2023年9月,聯合國UNGA78紐約氣候週正式宣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框架,企業關注自然風險,評估製程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在台灣,已經有哪些企業如火如荼落實生物多樣性?
|

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玉山首見特有新種「玉山間爬岩鰍」

玉管處表示,委託研究團隊在高屏溪上游楠梓仙溪、荖濃溪水域,發現世界首見新種台灣特有淡水魚類「玉山間爬岩鰍」,是玉山主峰南麓園區溪流最有特色的台灣特有高山魚種。
|

「自然解方」挽救生物多樣性!美國如何用NbS因應氣候挑戰?

氣候變遷正在全球發生,它對自然、物種與人類生存已構成根本性的威脅。然而,大自然也為碳儲存與建立氣候調適能力提供關鍵的解決方案。
|

碳信用概念延伸?認識生物多樣性「抵換」與「信用」

2022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旨在2030年前阻止並扭轉自然損失,同時呼籲企業與金融機構在內的所有利益關係者都應參與。當時也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