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歐盟將試行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碳排過量恐在當地就沒生意,這讓鋼鐵、水泥產業這些過往高碳排大戶,最近都相當焦慮。不過,包括中鋼、台泥與亞泥都已找出新作法因應,甚至企圖彎道超車成前段班。究竟他們怎麼做?
碳排放過量,未來在歐盟的生意可能做不成了!
由於歐盟今年10月就要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明訂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進口國規範,進口商必須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意即產品將被課徵碳關稅,增加額外成本。
CBAM第一階段納管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等五大高碳排產業,因為這5大產業的碳排放量約占歐盟碳交易市場的45%;而經濟部統計,CBAM管制的248項產品中,台灣就包含了212項,其中多以鋼鐵製品為主。
這讓台灣鋼鐵業龍頭中鋼(2002)患上「碳焦慮」,想方設法提出節能減碳規劃。中鋼6月1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翁朝棟直言,碳中和對中鋼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中鋼可以透過生產低碳鋼品在市場「彎道超車」。
低碳鋼究竟是什麼?真能成為中鋼求生的絕招嗎?
排碳少、應用廣,中鋼致力推廣低碳鋼
廣義而言,低碳鋼就是碳含量低於0.25%的「碳素鋼」,因為強度、硬度都比較低,又稱為「軟鋼」。
低碳鋼的塑性、韌性佳,可採用卷邊、折彎、衝壓等方法成形,且焊接性良好,可以承受多種加工,例如鍛造,焊接和切削,所以應用範圍相當廣。
中鋼近期為人熟知的低碳鋼,就是「鍍鋅鋼品SGCC RC12」,廢鋼使用比率12%以上,極力降低碳排,2021年取得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UL」的UL 2809再生材料含量驗證;廢鋼比率高達20%以上的「鍍鋅鋼品SGCC RC20」,去年同樣獲得證書。
此外,低碳鋼的製程也是關鍵。中鋼建立有別以往的轉爐增用廢鋼冶煉方法,包括「煉鋼轉爐熱能補償」、「大量廢鋼快速熔化」及「二次精煉升溫」等,成功生產出高廢鋼占比的低碳鋼品。
這些低碳鋼提升中鋼的世界競爭力,也讓下游廠商突破銷售瓶頸。翁朝棟指出,中鋼提供線材給扣件廠晉禾,預計今年完成認證後,可達到100%碳中和,成品就能順利銷往歐洲;另外,100%碳中和的熱軋鋼鐵,預計今年底提供盛餘(2029)。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統計,中鋼的碳盤查排名在前段班,但翁朝棟坦言,同樣名列前茅的部分歐洲鋼廠並未計算煉焦、燒結等高碳排製程,中鋼則是上、中、下游全部統計,若釐清計算方式,相信中鋼的表現會更好。
新世代水泥,台泥與亞泥各出奇招
事實上,除了鋼鐵,另一個碳排大戶水泥,近年來也吹起「低碳風」。台泥(1101)就自行研發「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相較於傳統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高抗壓強度以及耐久性。
一般混凝土建築物的生命週期為50年至70年,而UHPC建材可有效減少結構斷面尺寸,增加室內結構空間,用於建築,生命週期可達100年至120年,還能減少建物重建及避免產生廢料,降低碳足跡。
另一家水泥大廠亞泥(1102)也獨家研發施工性佳、高度抗裂的「墁砌水泥」,不易發生膨鼓、龜裂及雞爪紋。亞泥概估,墁砌水泥可減少6%天然礦物耗用並降低16%溫室氣體排放。
亞泥表示,許多水泥師傅過去都使用「卜特蘭水泥」施作砌磚、打底及粉光等泥作工程,但生產1公噸卜特蘭水泥,就得耗用約1600公斤天然礦物,排放約820公斤溫室氣體,屬於高耗能資源、高排碳量的水泥產品。
起初,水泥師傅不熟悉墁砌水泥的特性,使用上多有「卡關」,但亞泥持續推廣,去年生產已達上萬噸,預計今年可倍數成長。
低碳已成趨勢,淨零更是理想目標,高碳排的鋼鐵、水泥產業以低碳產品續命,不僅為了公司的永續經營,更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