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一項珍貴的自然資產,在其生長過程中不僅可除去大氣中的碳,同時也具備固碳功能,並提供許多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生物多樣性、土壤和水源保護。
根據世界森林觀察機構(Global Forest Watch)已發布之森林碳流量統計地圖顯示2001年至2019年森林平均每年排放81億噸二氧化碳,與此同時每年吸收160億噸的二氧化碳,由此可見做為一個動態生態系統的森林利用與身俱來的負碳的功能,在減緩氣候變遷發揮著關鍵作用。
近10年來,氣候危機仍然持續延燒,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表示,即刻起須抑制不斷上升的排放量,以避免氣候危機。
在這段不確定時期應對這一項挑戰,需要決策者採取野心、公正與全面的行動。對此,混合政策組合下的碳定價(Carbon Pricing)是引導經濟體走向低碳排排最有力工具之一,因此碳交易機制正在此情勢下孕育而生。
延伸閱讀:「碳匯」是二氧化碳的倉庫,3分鐘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何謂森林碳抵換?
在自願性碳市場中涵蓋著來自於不同類型的信用額度商品,例如:農業、林業與土地利用、廢棄物處理、化學製程、工業製造、家庭設備、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等。
以林業而言,可透過造林或再造林(Afforestation/Reforestation)、避免轉變(Avoided Conversion)、改善森林管理(Improved Forest Management)三種方法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或增加森林碳會吸存,再經由抵換標準的驗證後,標準舉例有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AR,Climate Action Reserve)、黃金標準(GS,Gold Standard)、美國碳註冊機構(ACR,American Carbon Registry)及英國的Plan Vivo,可作為被交易的森林碳抵換信用額度。
其單位為tCO2e(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被減少的排放量,被另一個溫室氣體排放者購買,作為降低其減碳成本的控制機制,同時作為抵換在其他地方發生的排放。然而,每個森林碳抵換專案(FCO,Forest Carbon Offset)需具備外加性、持久性與無洩漏這三項關鍵屬性。
以自願性碳市場而言,根據世界銀行發布之《2023 碳定價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指出,相較於2018年,2022年的森林與土地使用的碳信用額度發放數雖然僅次於再生能源專案,但數量仍呈現大幅下降趨勢。
報告中指出造成發放數量降低的原因包含驗證專家的稀缺、新專案的申請數量有巨幅成長、印尼等國家對該類型的信用核發新增限制等,因此導致2022年的供應量減少。本文接下來將探討森林碳抵換專案發展除面臨上述原因外,是否仍有其他因素存在。
從不同構面探討森林碳抵換專案(FCO)面臨的挑戰
根據2022年Chunyu Pan等人的研究發現,透過搜尋所有可能森林碳抵換專案資料,分析開發森林碳抵換專案面臨著那些挑戰?經過綜整分析後,發現主要可歸納為三項挑戰:方法論,社會經濟與執行。
一、方法論挑戰:
在方法論挑戰中,以外加性(45%)的討論次數最多,接著是持久性(43%),再來是洩漏(30%),導致環境退化與生態系協同效益部分則較低,僅有6%。
在申請FCO時,是否具有外加性是最主要的審核條件,額外性的定義為若沒有該抵換專案,溫室氣體排放量就不會減少,且若無抵換信用,該專案就不可能發生,國際研究建議制定基線情境是確定外加性的關鍵步驟。
持久性係指該專案的封存或儲存碳的功能因自然或人類干擾而下降,相關報告指出,持久性需要求溫室氣體移除的效果可維持長達100年,為證明持久性效果,建議每六年須接受第三方查驗證。
碳洩漏的意義為當一個地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時,卻導致另一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意外增加,碳洩漏的識別與量化相對困難,因為該行為可能是由活動轉變或市場行為引起,但無論如何碳抵換專案申請者必須證明該專案不會造成碳洩漏事件。
二、社會經濟挑戰:
森林碳抵換專案在社會經濟面向,可歸納為三項挑戰:交易成本、社會成本與機會成本。
- 機會成本:被定義成為支持碳抵換專案而放棄原有的土地可帶來收益之成本。當森林碳抵換專案的效益低於原先木材生產、經濟作物收成等其他土地利用方案時,將導致參與者減少。
- 社會成本:指的是當民眾、投資者或土地持有者等相關係害關係人對於碳抵換概念具有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時,將會提升執行專案的失敗率,此外,土地權利問題為構成社會成本問題的主要原因,此現象於再生能源發展上也面臨著相同窘境。
- 交易成本:由於啟動FCO專案時,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包含驗證成本、開發成本、庫存成本,假設按照Pearson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發現提到,發展FCO的交易成本可能高達7.71US$/tCO2e,為預期收益的270%,加上碳交易市場的價格不穩定性高,因此對於開發者而言其風險也相對較大。由此可見,台灣的林業規模遠不及於國際規模,遭遇到的交易成本與預期收益之差距將更為驚人。
三、執行挑戰:
關於專案執行挑戰,則以監測(15%)、報告(17%)與驗證(21%)被認為是重大障礙。監測的部分來自於其費用可能佔總成本的3%至42%,而數據的收集的多寡與分析,則是造成進行報告說明的挑戰,驗證方面多發生在第三方查驗政單位對於驗證過程的誤解或潛在的詐欺行為。
綜上所述,臺灣森林碳抵換專案發展,勢必同樣需要面對以上三項挑戰,因此有必要事先掌握因應之道,以期落實專案的永續發展。
森林碳抵換信用額度,應視為林業產出重要產品之一
隨著各國正積極實現淨零目標之際,森林這項天然資產正發揮著關鍵作用。綜觀森林碳抵換專案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因應方面,明顯發現目前國際自願性碳標準多就方法論挑戰的層面提出相應之解決方法,顯少針對社會經濟與執行面挑戰有積極的因應策略,應是未來政府或企業,在推動專案或篩選購買森林碳抵換信用額度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依據環保部於今年6月預告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草案也提及若要申請自願減量專案,應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原則,同時亦需具備外加性、保守性、永久性、避免產生危害及避免重複計算等五大原則,顯見台灣在自願性減量專案的制度設計,仍僅重視如何解決方法論的困境,尚未著墨在社會經濟及執行議題上。
為兼顧此二議題情況,建議應該將森林碳抵換信用額度,視為林業產出的重要產品之一,其收入僅是林業諸多收入的一部分,建構出提升林地收益的商業模式,避免依循傳統的政府補貼政策,發展出補貼型的森林碳抵換專案。
同時亦應從提升國內森林經營及監測技術量能、增加林業收入與降低人力成本,以確保發展森林碳抵換專案時,能兼顧整體社會分配正義與執行層面的落實,如此才能使森林碳抵換專案得以正常發展,避免躲在政府保護傘下,失去應有的商業競爭力。
文:邱祈榮、陳冠婷;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