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首頁
碳排放
碳排放
綠碳救地球!森林碳抵換專案的現況與挑戰
森林是一項珍貴的自然資產,在其生長過程中不僅可除去大氣中的碳,同時也具備固碳功能,並提供許多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生物多樣性、土壤和水源保護。
2023/11/07
|
文
邱祈榮
碳排放
碳權
碳交易
碳匯
未達負碳技術但減碳!認識碳捕集、混氫混氨發電、生物炭
國慶連假期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爆發激烈衝突,預計受牽連的國家甚廣,殺紅眼的人越來越多,無論聯合國秘書長再怎麼強調氣候變遷已經失控,恐怕也無法讓人類同心同德往2050淨零目標推進。
2023/10/26
|
文
綠學院
混氫發電
碳排放
碳中和
減碳
樂高發現回收寶特瓶製作積木,比石油基塑膠的碳排更高
丹麥玩具大廠樂高(Lego)於2021年啟動回收寶特瓶製造積木計畫,歷經兩年嘗試後,樂高近日宣布,回收塑膠製程碳足跡更高,與該公司2032年減少37%碳排放量的目標背道而馳。但該公司仍將致力繼續尋找其他適合做積木的永續材料。
2023/10/18
|
文
環境資訊中心
碳排放
ESG週報》邁入排碳有價時代!環境部公告「自願減量」及「增量抵換」辦法
▋環境部公告氣候法2子法,邁入排碳有價時代
▋氣候變遷將使啤酒變得又貴又難喝?
▋全球新建電廠八成為再生能源,為何全球脫碳速度仍落後?
2023/10/13
|
文
易淳敏
碳排放
淨零排放
再生能源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2021年增逾4%,學者籲檢討產業減排
疫後經濟成長,製造業用電增加。環境部25日公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台灣2021年淨排放量較前一年成長4.56%。學者分析,我國碳排受製造業景氣強烈牽引,要達到2025年減排10%的法定目標,恐怕近2~3年每年都要減排3%,並呼籲新上任的環境部長薛富盛,比照德國召開氣候專家委員會,重新檢討各部門減碳措施。
2023/08/31
|
文
環境資訊中心
溫室氣體
碳排放
負碳技術是什麼?專家解鎖儲存二氧化碳的3大技術
這幾年我時常周末就往山上跑,爬遍台灣的大小百岳。一個每天待辦公室的生質能技術工作者在爬山時,思索人與自然是否能像蝴蝶與花的關係?想著現在天氣熱到像是地球要把人類團滅似的,不禁擔心綠學院專欄文章寫的節能、綠能、碳交易等碳中和策略是否來得及,也許我們工程師應該從技術的角度提供解方?
2023/07/10
|
文
綠學院
碳排放
碳封存
你挑的食物環保嗎?經濟學人推「香蕉指數」吃出低碳飲食
繼「大麥克指數」後,《經濟學人》雜誌如今再推出旗下第二檔指數「香蕉指數(banana index)」,宗旨是讓食物的碳排量更一目瞭然:按照食物重量、熱量、蛋白質含量計算出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以「香蕉」的碳排量作為基準,進行比較。
2023/05/04
|
文
Shakti
碳排放
誰是碳排放元凶?全球能源相關排放大盤點
去年(2022)可謂多災多難的一年,不僅俄烏戰爭開打,許多國家還遭受世紀洪災、暴雪及熱浪襲擊,當國際間不斷接收科學家的警告:「這只是一個開始」,究竟各國的努力有沒有讓全球碳排放量下降一點?
2023/03/31
|
文
低碳生活部落格
減碳
碳排放
能源
「碳匯」是二氧化碳的倉庫,3分鐘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綠學院最近要辦負碳技術的產業小聚,綠學院的Julia問我:「當各式各樣的負碳技術開始展露頭角,會不會影響森林碳權的地位?」
2023/01/04
|
文
綠學院
碳匯
碳排放
碳費徵收倒數!不是排碳大戶也難逃「兩面夾擊」
環保署預告最快2024年收取碳費,企業排碳將是製造成本之一,每家廠商都逃不了最終被收取費用,這股「綠色改革」浪潮,無論是直接衝擊或間接影響,都將全面改變產業風貌,台灣淨零賽局正式開跑。
2022/09/25
|
文
中央社
碳定價
CBAM
碳稅
碳費
碳排放
文章導覽
1
...
5
6
7
熱門推薦
1
ESG每週必讀》COP30將登場!台灣敲定NDC3.0目標,淨零「登月任務」有五大挑戰
522
2
美國退場、中國積極!COP30 成全球綠色領導權「換手之戰」?
473
3
ESG遠見共好圈》ESG媒合升級!跨域共榮掌握全球永續商機
173
4
ESG國際快訊》韓國憂美中達成貿易協議,恐失對抗中國電池唯一優勢
166
5
ESG台灣快訊》證交所首度公布75項ESG指標,生物多樣性、離職率須揭露
107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