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林仕祥
林仕祥 追蹤作者
34 篇文章
遠見資深記者,入行後即踏入政治線,但感興趣的領域不限於政治。
從事文字工作近10年,曾在藍媒服務,後又轉赴綠媒,再轉到港媒踏水過,轉了一圈又回到台媒。各家媒體的立場各異,不變的是筆墨傳遞真相的初心。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超級堤防」計畫,能助光復鄉迎來重生?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決已過一個月,政府的角色由原來的救災,轉為未來的復原與重建,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接受《遠見》專訪時則強調,堰塞湖潰決後,整條馬太鞍溪淤積超過1600萬立方公尺的淤泥,未來光復鄉的淹水機率將大大增加,建議在光復鄉興建超級堤防,真的可行嗎?這樣做的巨大好處在哪?另外台灣災害治理體系過於分散的現況如何徹底解決?李鴻源也有懇切建言。
|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危機未解,專家警告明年恐再現新湖

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底溢流潰決,泥流淹沒下游的光復、鳳林、阿托莫……等下游地區。截至10月21日止,共造成19死、5失蹤、157傷的悲劇。但先前的潰決,並非這座堰塞湖的最終結果,專家預估,在原來堰塞湖的壩基上,明年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另一座堰塞湖,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梅雨季期間,政府僅剩下不到半年時間預做準備。
|

台灣暴雨災情頻傳為何防不住?極端氣候挑戰傳統治水模式

暴雨災情停不了,該如何是好?7月底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肆虐中南部地區,高雄、屏東、台南多個鄉鎮累積雨量已直逼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在多地釀成嚴重災情。8月13日楊柳颱風又準備登陸!暴風圈侵襲率「8縣市達100%」 中南部恐再一次受暴雨襲擊。
|

台電燃氣與水力發電打造穩定供電方程式,加速能源轉型!

全球能源轉型如火如荼,國發會規劃台灣2050年電力配比,再生能源將佔60%到70%,以此推估,2050年前台灣電力需求年增2±0.5%。不過再生能源本身「看天吃飯」的性質,供電不夠穩定,引發頻繁跳電的憂慮。行政院日前邀約媒體團參訪通霄電廠、明潭電廠,強調台電已做好電力調配的準備,以規劃「穩定供電方程式」,能讓台灣在淨零路上走得更順。
|

地熱發電助台東轉型能源富豪,共享機制成關鍵解方

位於後山的台東縣,是全國地熱發電潛力第三高的地區,縣府態度相當積極,陸續探勘7個地熱發電潛力點,縣長饒慶鈴更頻繁帶隊遠赴海外取經,她直言,台灣「不能用現在玩光電的方式來玩地熱」,共享才是出路。到底台東往地熱發電方向發展當「能源富翁,有哪些機會與風險?為何主紐西蘭模式可借鏡,開發區民眾應該人人「有獎」?
|

電動車前景悲觀?川普關稅戰下,為何陳其邁反押氫能?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正掀起重構國際經貿秩序的滔天巨浪,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來說,未來關稅壓力勢必將層層傳導,如何升級自家產品,提升毛利率,成為能否跨過關稅海嘯的必答題。而除了提升技術外,高雄市長陳其邁認為,政府若能在這方面予以協助,也能協助產業化危機為轉機,展翅高飛。另外,陳其邁對於電動車車市前景較悲觀,卻看好與電動車相關的氫能,原因是什麼?
|

燃油車占位慘了!北市智慧充電樁「這招」秒辨識,還能自動舉發?

台北市選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布,即日起公有停車場充電站網全面上線,讓台灣再朝低碳智慧交通邁向又一個新里程碑。根據介紹,全市公有停車場充電樁已建置1276樁,數量為全國第一,其中更有超過300支AC(交流電)智慧充電樁,設置在人流集中、交通繁忙的公有停車場。隨著這些智慧充電樁的正式上線,北市也正式榮登全國電動車最友善城市。到底如何使用?收費支援多元支付?可以隨插即充?槍頭支援規格?一次看。
|

川普關稅延緩迎談判期,重啟核電能成台灣關鍵籌碼之一?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傳出的新關稅政策,一度在各國掀起巨浪,其中基於其獨特的貿易逆差算法,讓台灣可能被課徵32%的「對等關稅」,排名名列前茅,為股市與企業界投入震撼彈!然而,川普最新宣布將此措施暫緩90天,期間先課徵10%關稅,為台灣爭取到談判的緩衝期。即便如此,未來如何因應?AIT處長谷立言日前提出的台灣「地圖」,能源方面的合作是可行的方向。藍委更建議,台灣重啟核電,可成為降低雙方貿易逆差的選項之一。此建議是否仍為可行選項,或在90天內有其他優先方案?一文拆解。
|

國土法能解台灣綠電焦慮?一文解析農業綠電發展關鍵

去年底在朝野的共識下,《國土計畫法》的上路時間再延後,而環繞這部國家發展「根本大法」的討論,至今仍未止息。特別是展望未來,台灣綠電缺口愈來愈大,《國土計畫法》在圈叉表中,對電力設施的興建綠燈全開嗎?這部法律會是緩解台灣綠電焦慮的必要之惡嗎?一文讓你簡單看懂。
|

告別煩人蒼蠅!這家農場廢棄物變綠金,讓鄉下旅遊不掃興

出門旅遊時,特別是在農業區,你是否常被煩人的蒼蠅惹惱?這個現象的背後原因,是台灣每年多達500萬公噸的農業廢棄物排放問題。這個現象已引起農業部的注意,並力推「農糧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計畫,其與嘉義縣東石鄉一座農場的合作模式,揭露了台灣未來永續農業的方向與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