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首頁
永續作者
林仕祥
林仕祥
追蹤作者
26
篇文章
遠見資深記者,入行後即踏入政治線,但感興趣的領域不限於政治。
從事文字工作近10年,曾在藍媒服務,後又轉赴綠媒,再轉到港媒踏水過,轉了一圈又回到台媒。各家媒體的立場各異,不變的是筆墨傳遞真相的初心。
ESG企業領袖講堂
城市治理
綠電
核能
能源
國土法能解台灣綠電焦慮?一文解析農業綠電發展關鍵
去年底在朝野的共識下,《國土計畫法》的上路時間再延後,而環繞這部國家發展「根本大法」的討論,至今仍未止息。特別是展望未來,台灣綠電缺口愈來愈大,《國土計畫法》在圈叉表中,對電力設施的興建綠燈全開嗎?這部法律會是緩解台灣綠電焦慮的必要之惡嗎?一文讓你簡單看懂。
2025/02/11
|
文
林仕祥
城市治理
綠電
農業
告別煩人蒼蠅!這家農場廢棄物變綠金,讓鄉下旅遊不掃興
出門旅遊時,特別是在農業區,你是否常被煩人的蒼蠅惹惱?這個現象的背後原因,是台灣每年多達500萬公噸的農業廢棄物排放問題。這個現象已引起農業部的注意,並力推「農糧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計畫,其與嘉義縣東石鄉一座農場的合作模式,揭露了台灣未來永續農業的方向與願景。
2025/01/30
|
文
林仕祥
廢棄物回收
農業
減塑
七成年輕人支持核能,核電成台灣淨零關鍵?
全球淨零轉型,台灣也訂出2030年減碳目標,要比基準年(2005年)減少24±1%,但這個數字不但遠遠落後聯合國估算的45%指標,更幾乎是已開發國家中的吊車尾,甚至落後鄰近的日韓近乎一半!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也是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2位顧問之一的簡又新指出,關鍵原因就是台灣不要核電。他也指出,社會對核電的支持與日俱增,連綠營支持者,挺核、廢核聲音已幾乎打平,特別是年輕世代,是最擁抱核能的族群,「這對各政黨來說,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2024/12/18
|
文
林仕祥
核能
能源
減碳
核電已清零?卓榮泰報告未來「能源配比」,3前提下討論核能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赴立法院報告能源配比與電價政策,指台灣2030年,達到綠電三成、燃煤兩成、燃氣五成的能源配比。這樣的能源配比,與今年1-8月的能源占比(燃煤40%、燃氣41.5%、核能5.4%、綠電10.5%)相較,代表綠電占比要在短短6年內再多近2倍,挑戰度不小。而依政府近年的電力開發規劃,新增的綠電,絕大多數仍是光電、風電為主。至於核能呢?卓榮泰指出,在3個前提下,政府抱持開放討論態度。
2024/11/07
|
文
林仕祥
綠電
台電
核能
地熱發電時代來臨?宜蘭深層地熱井開挖,未來供數十萬戶家庭用電
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21日正式開挖!深度達4000公尺,足以塞進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這口探測井,地點選在宜蘭縣的員山鄉,一是發現此處有兩個熱儲集層,加起來的發電潛力可達24至36MW(千瓩),足夠好幾萬戶家庭用電;二是考量周邊環境,建廠的社會成本較低,整個探鑽研究約1.5年,若能成功,其模式將能複製到全台千餘座的潛在地熱井,成為未來台灣綠電的新生力軍。
2024/10/29
|
文
林仕祥
地熱
能源
民生用電凍漲!台電3年血虧2300億,業界喊話勿放棄核電
電價調漲結果出爐,決議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漲幅12.5%,並自10月16日實施。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指出,2022年到2024年,3年之間,台電民生電價累計虧損2300多億,「今年一樣沒調漲,平均一年有800億左右的虧損,」中間的差額仍需要政府的挹注,喊話希望立法院能通過千億補助。
2024/10/16
|
文
林仕祥
電價
台電
核能
為何綠電被貼「貪腐」標籤?7成民眾認為大企業壟斷、弊案多,如何解?
根據《遠見》8月號封面故事進行的民調,全台近7成民眾對台灣發展綠電沒有信心,認為官商勾結弊案過多,意味綠電在部分民眾心中,已與貪腐劃上等號。專家認為,會有這樣的狀況,與綠電市場自由化、發展再生能源同步推動步調過快有關,加上政治因素、媒體渲染,形成了刻板印象,而如何將綠電的貪腐標籤撕下,能源署也提出了解方。
2024/09/18
|
文
林仕祥
綠電
再生能源
電廠
鑽井挖寶風險高!中油如何克服地熱探勘困境,開發東台灣?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長征上,台灣龐大的地熱潛能,近期終於迎來政府關愛的眼神,可望將在台灣的第三個黃金寶藏掘出。其實台灣很早就在研究地熱,首座地熱發電站甚至建於1981年,是全球第14個地熱發電國,但過程中面臨的諸多物理難題,以及政策不足,導致進展牛步。
2023/11/24
|
文
林仕祥
地熱
石油
綠電
台灣地熱資源豐富,發展為何卡關?投資者曝困境:問題很多
台灣能源轉型7字訣「風、光、熱、海、氫、儲、匯」,但很少人知道,排在第3位的熱(地熱),其實發電潛能一點也不輸前兩名的風電與光電。專家推估,藏在台灣地底下的地熱發電潛力,至少可達40GW(十億瓦),約等於現在台灣的總發電量,代表台灣只要將地熱潛能完全發掘出來,儘管全台其他電廠都關掉,光靠地熱也足供台灣現有所需,「地熱,是老天爺給台灣的第3個黃金。」
2023/11/23
|
文
林仕祥
地熱
台灣永續政策
侯友宜回核四重啟質疑:美、日都在做,沒看出對方「深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8月9日召開記者會,揭示2024大選當選後台灣的能源規劃。他強調,2050年台灣要達成淨零轉型,核能必須成為選項,若當選,將推動核四安全重啟。至於有人質疑他重啟核四,是討好藍營選民,侯友宜妙答全球多國都重返核能,不知道這些國家也屬「深藍」陣營?
2023/08/10
|
文
林仕祥
核能
城市治理
能源
文章導覽
1
2
3
熱門推薦
1
龍婆2025四大預言有科學根據?專家拆解富士山火山爆發、美西大地震與大洪水之謎
3381
2
ESG每週必讀》2025大阪萬博4/13開幕!吉祥物「脈脈」帶你看永續亮點
1760
3
緬甸8.2強震〉專家:板塊擠壓效應恐波及台灣,未來兩週嚴防大地震
1708
4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大地震?日本還有大海嘯?台灣、菲律賓連一起?專家來解惑
1322
5
馬祖藍眼淚爆發季來了!最佳時間、祕境、追淚守則一文掌握
1302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