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最新文章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2021年增逾4%,學者籲檢討產業減排

疫後經濟成長,製造業用電增加。環境部25日公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台灣2021年淨排放量較前一年成長4.56%。學者分析,我國碳排受製造業景氣強烈牽引,要達到2025年減排10%的法定目標,恐怕近2~3年每年都要減排3%,並呼籲新上任的環境部長薛富盛,比照德國召開氣候專家委員會,重新檢討各部門減碳措施。
|

沃旭離岸風電250億永續融資到位!續推台灣綠能發展

沃旭能源與15家國內外銀行完成新台幣250億元永續績效連結循環融資案簽約。面對近期市場雜音多,沃旭能源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強調,台灣仍是沃旭重要策略市場之一,盼與金融夥伴有更多合作機會。
|

什麼是藍色債券?「債務換自然」非洲首國是它

你聽過藍色債券嗎?8月中旬,非洲國家加彭(Gabon)完成非洲第一個「債務換自然」(debt-for-nature)協議,發行5億美元的藍色債券(Blue bond),並提撥其中的1.63億美元(約52億台幣)用於海洋保育。究竟藍色債券是什麼?其他國家是否也曾發行過?
|

中東國家拚氫能!「這國」將打造全球最大綠氫工廠

在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各國無不大力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綠氫。為何石油蘊藏量豐富的中東海灣國家能成為其中領頭羊?COP 28主辦國的阿聯酋也在氫能大國之列。在未來,「這國家」將打造全球最大氫能工廠。
|

碳費2025年開徵!優惠費率誰適用?買碳權可抵碳費嗎?

8月22日,環保署正式升格環境部,對於外界關注的碳費徵收,氣候變遷署表示,確定將以2024年全年排碳量為計費基礎,2025年開始繳納。不過,相關子法究竟何時拍板?企業購買碳權可抵碳費嗎?
|

核廢水不只含氚?海產避開這種?4大疑惑一文解答

日本於8月24日正午開始,陸續排放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入海。台灣會受影響嗎?海產還能安心吃?遠見podcast《遠見ON AIR》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榮譽教授董傳中,專業解惑核廢水的4大疑問。
|

糧食危機新解方:豌豆營養價值高,對身體與地球都好

豆類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蔬食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來源。豆類種類繁多,其中比起可能牽涉到毀林問題的黃豆,豌豆其實對環境更友善,不僅能改善土地肥力,還能適應乾旱氣候。近年有科學家培育出沒有「豆腥味」和毒素的豌豆品種,讓這種營養又環保的食物,可以受到更多人喜愛。
|

核廢水引爆搶鹽潮!含碘鹽抗輻射?臺鹽、醫師來解答

你也搶鹽了嗎?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引發鄰近國家的囤鹽潮,上週末台灣也爆出搶鹽亂象。但,福島核處理水真會汙染鹽?怎麼吃鹽才安全?
|

台灣森林火災97%人為,六都3縣市最怕淪「火藥庫」

夏威夷野火持續延燒,至今已造成至少110人死亡,成了1918年克洛凱火災後,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大火,還有逾百人下落不明,1萬1000多人同時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然而這場災難無疑與地球暖化有關,攀升氣溫使乾旱問題加劇,帶來很高野火風險,加上當中的茂宜島充滿易燃非原生草類和灌木叢,也使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像是島上知名旅遊勝地「拉海納」小鎮就遭祝融吞噬,一棟棟房子被燒成灰白廢墟,景象宛如世界末日,居民跳海逃生的畫面被外界形容為「人間煉獄」。究竟這些事可能發生在台灣嗎?
|

想放颱風假?科學家解謎:為何近年颱風愈來愈少?

《Nature》研究發現,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颱風發生頻率,在過去一個世紀裡有非常明顯的下降。明明往年台灣夏季為颱風好發期,為何近年颱風卻愈來愈少?
|
1...16316416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