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氣候資金

ESG國際快訊》天然氣變包袱?長約壓力恐拖慢亞洲再生能源轉型

▋天然氣變包袱?長約壓力恐拖慢亞洲再生能源轉型
▋8.8強震撼動俄羅斯!東亞全面警戒,為何卻沒現巨浪?
▋從不裝冷氣到搶購熱泵!德國人被酷暑逼瘋的求生之道
▋氣候承諾破功?巴克萊、匯豐相繼退群,淨零銀行聯盟面臨崩盤危機
▋英國水母大軍報到!暖化助攻,數量暴增逾三成
|

川普退群,氣候投資誰帶頭?國際專家齊聚台灣給建議:私部門更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全球氣候政策將面臨逆風。美國退出風電、壓抑潔淨能源發展的趨勢,將深刻影響國際減碳努力。在這波風向轉變下,「2025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齊聚國際專家與政府官員,探討私部門如何扛起轉型重任,為台灣與全球找出前行方向。
|

碳市場規模將飆升,沙烏地阿拉伯搶攻氣候融資關鍵地位

自願性碳市場公司(VCM)與沙烏地阿拉伯「新未來城」(NEOM)旗下的能源和水務子公司Enowa簽訂一份重要協議,盼2030年前交付逾3000萬公噸的碳權額度。
|

遠見ON AIR X COP29》COP29會後深度解析:葉欣誠、李堅明、林子倫解讀

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9)於亞塞拜然舉行,為期兩週COP29巴庫會議已落幕。本次峰會被稱為「金融COP」,資金問題成為最大焦點,也成為檢視全球氣候行動成效的關鍵指標。《遠見》邀請三位專家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以及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深入探討COP29的成果、爭議,對台灣來說有哪些啟示?
|

ESG遠見共好圈》COP29刷新碳市場規則,台灣如何在氣候政治中突圍?

COP29甫落幕,通過了過去10幾年懸而未決的《巴黎協定》第6條條款。雖然台灣為非會員國,但這些決議會讓台灣面臨哪些挑戰與契機?《ESG遠見共好圈》特邀專家、企業、政府共同探討。
|

COP29落幕4大結論!氣候財務3000億美元,台灣迎碳市場新機遇

為期兩週COP29巴庫會議已落幕,今年大會聚焦在氣候金融、能源投資等相關金融議題,稱為「金融COP」。今年有哪些重大突破的協議與決策?對台灣造成什麼衝擊?
|

遠見ON AIR X COP29》3重點解析氣候挑戰,國泰金總座李長庚:關注混合型金融發展

COP29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遠見ON AIR》特別推出每日影音特輯,由《遠見》社長楊瑪利與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共同主持,邀請專家即時解析會議亮點。本集節目邀請到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從台灣角度剖析台灣企業與個人在面對氣候挑戰時的應對策略。
|

COP29高爾怒提4大改革!抗議CCS碳捕捉技術掩飾石化汙染騙局

前美國總統高爾在COP29批評「兩屆COP都是石油國家主持全球氣候會議,極其荒謬!」此問題在去年杜拜COP28會議便遭質疑,當時主席由全球最大石油公司CEO擔任。2024年,氣候峰會的火炬傳至另一個石油大國——亞塞拜然,這是否表明石化利益對聯合國氣候政策的深度掌控?
|

COP29發布NCQG草案,為何激化開發中、已開發國家矛盾?

COP29的第三天,大會發布了新的「集體量化目標」(NCQG)草案,提出了具體的資金目標和投資方向。然而,草案引發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矛盾,究竟吵什麼?
|

遠見ON AIR X COP29》地球生態負載大透支!趙家緯:ESG行動應設定積極目標

COP29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遠見ON AIR》特別推出每日影音特輯,由《遠見》社長楊瑪利與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共同主持,邀請專家即時解析會議亮點。本集節目邀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從台灣角度解析,企業和個人該如何因應氣候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