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周俊吉:青年頭家守初心,打造永續台灣

ESG,是近年來的熱議話題,雖然陸續遭逢標準不明、評比浮濫、漂綠疑雲的亂流襲擊,但某種程度仍呈現出資本主義典範轉移時的各種混沌與機會。
|

綠色通膨怪獸來了!劉宗聖:企業應及早準備並鋪路

減碳未受其利恐先被「綠色通膨」怪獸所害,但光說不練已有可能觸法,上市櫃公司正一腳踩在「深水區」!金管會規定,2024年得在年報上揭露氣候變遷等相關資訊,包括對公司財業務影響、公司治理態度、及風險評估等9大資訊,雖然還有2年緩衝,但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提醒,往前推2-3年,現在就要鋪路,時間一到,也得嚴防揭露不實等狀況,任何不實都有可能觸法。
|

炎炎熱浪下,可有舒服的永續日常?

地球大限真的來了!根據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 AR)評估所述,無論哪種排放情境,全球地表將持續增溫至少到本世紀中;除非在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暖化幅度將在21世紀飆破1.5℃至2℃。
|

永不永續「用錢看」的時代來臨 

2022年夏天,出現40°C高溫的國家愈來愈多,野火肆虐加上沒有空調的國家,高溫死亡人數攀升,極端氣候成常態的確堪憂。農作欠收、財產損失、人命關天,儘管無價仍得以換算財務估值。 
|

獨家專訪/企業ESG要加速擴散,大師喬治.塞拉分:組織內部「這點」需一致

全球ESG研究權威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將於8月29日出版新書《目的與獲利》(Purpose & Profit)。出版前夕,他接受《遠見雜誌》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越洋專訪,暢談ESG最新思潮。以下是訪談精華摘要:
|

四大方向檢視淨零進度!學者:各國ESG開倒車

全球逾137個國家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不過,實際檢視國際減碳成果,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感慨「其實看得蠻傷心的」。
|

《經濟學人》:ESG救不了地球,「這個」才有用

隨著氣候危機、淨零大限在即,ESG成為顯學。然而,英國《經濟學人》卻在7月21日出刊的最新封面上,重砲批評ESG救不了地球? 
|

CBAM解讀/歐盟分歧加劇,草案通過是短期妥協或長期佈局?

歐盟近日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等綠色政綱的系列草案修正,針對實施時間、配套及配額限制做了調整。究竟新制藏著哪些政策眉角?
|

綠色溢價降不下來?比爾蓋茲點名「這些國家」是關鍵

你不能只看能源不看文明。如果我們現在不面對這個問題,久而久之,傷害只會愈來愈嚴重。到下一個世紀之交,地球上將有一大片地區不適合居住,人類這種物種也將瀕臨滅絕。
|

當永續成為日常,聯合國:「這類人」是綠生活領航員

從事永續工作多年,大多聚焦在企業的內容為主;但綜觀不論在環境或社會面向,整體的進步卻十分有限──氣候變遷愈演愈烈,新冠疫情久久不退;政治紛爭甚至戰爭威脅已成常態,經濟通膨、糧食危機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