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首頁
趨勢新知
台灣現場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全國碳盤查標準化!113年版指引出爐
▋全國碳盤查標準化!113年版指引出爐
▋核三2號機完成41天大修,核電暫時歸零又重啟
▋屏科大翻轉水稻農法,每公頃減碳10.86噸
▋中油與塑膠工廠火災連爆兩天,黑煙與異味籠罩高雄
▋綠色成長基金啟動!投資百億聚焦資源循環與減碳技術
2024/12/05
|
文
黃泓瑜
碳盤查
核能電廠
空氣汙染
ESG基金
碳費竟能省下97%?10大關鍵問答,教你聰明繳碳費
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企業該怎麼聰明減碳,不只善盡企業責任,更可省下巨幅碳費?
2024/12/04
|
文
陳育晟
碳費
綠色通膨
減碳
企業減碳策略除揭露永續資訊,跨域合作建生態系是關鍵
無論是對環境、性別或族群,全球各國與企業都在追求共融、多元與共生相處的解方。2024第22屆遠見高峰會7日的第九場專題論壇,以「ESG永續共融 跨界共好」為題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普萊德科技董事長陳清港、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擔任主持人,從金融、科技與醫療的實務經驗出發,分享如何透過永續行動來達成目標。
2024/12/03
|
文
黃泓瑜
企業永續實踐
DEI
高屏溪驚現「塑膠濃湯」,塑膠原粒藏沙灘!學者:談回收無意義
9月下旬,《遠見》記者走訪南台灣最大石化重鎮——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其鄰近的6處沙灘,一顆顆「塑膠原粒」唾手可得,外觀如香香豆,平均粒徑小於5毫米;據環團綠色和平與學界研究發現,最鄰近石化工業區的林園中門沙灘,每公斤沙子含近百顆塑膠原粒,分布密度最高,形同「塑膠濃湯」。這番場景,學者直言「談回收」沒意義,原因為何?
2024/12/02
|
文
周彥妤
減塑
環保
環團
ESG遠見共好圈》COP29刷新碳市場規則,台灣如何在氣候政治中突圍?
COP29甫落幕,通過了過去10幾年懸而未決的《巴黎協定》第6條條款。雖然台灣為非會員國,但這些決議會讓台灣面臨哪些挑戰與契機?《ESG遠見共好圈》特邀專家、企業、政府共同探討。
2024/11/29
|
文
黃泓瑜
COP29
ESG遠見共好圈
碳交易
氣候資金
去碳化
ESG台灣快訊》全球塑膠公約登場!環境部2030禁四大塑膠
▋全球塑膠公約登場!環境部2030禁四大塑膠
▋台灣氣候評比「非常差」,學者:能源政策未提出減碳規劃
▋全台空汙防制區大檢討:五縣市新增PM10三級防制名單
▋重啟核電有譜?郭智輝:核廢料成關鍵議題
▋「找回原力」計畫啟動,打造自然碳匯與文化復育雙贏模式
2024/11/28
|
文
黃泓瑜
減塑
空氣汙染
環境
核電
遠見調查》逾九成民眾支持環保禁令,最有永續觀念的是「這世代」!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實踐淨零碳排迫在眉睫,為達成控制全球平均升溫在1.5℃內目標,全球至少需減少75%塑膠產量。在國際上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可望於2024年底出爐,涵蓋塑膠從生產、消費、回收與廢棄物管理等完整生命週期,被視為繼《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境協議。
2024/11/21
|
文
遠見編輯部
減塑
環保
ESG關鍵調查
ESG台灣快訊》302家公司完成碳盤查,碳排放214.5百萬公噸
▋302家公司完成碳盤查,碳排放214.5百萬公噸
▋台中空品亮橘燈,環境部:8成為颱風累積汙染物
▋台泥成立低碳營建聯盟,一年減碳14.6萬噸
▋台電平台船擱淺藻礁保護區,依法最高開罰25萬
▋兒童幸福指數76分仍維持「幸福」,3C成癮症須改善
2024/11/21
|
文
黃泓瑜
碳盤查
空氣汙染
低碳轉型
台灣新能源產業商機爆發!直流電纜是新發展機會?
為落實能源轉型目標,除了為人熟知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行政院也鼓勵氫能、生質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提出重大共識,全球能源供應將從化石燃料逐步走向去碳化能源!深具遠見的企業早已紛紛投入綠能科技研發、增加綠電供給。據估計,到2030年台灣企業綠電需求約達318億度,到2040年需求更上看千億度。那麼,放眼未來商機,從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新能源產業鏈如何成形?
2024/11/18
|
文
郭逸
能源轉型
綠電
碳費引發綠色通膨?企業如何低碳轉型創新商模?專家提出應對策略
2024第22屆遠見高峰會於6日揭幕,並以「碳有價時代的淨零轉型力」為題,邀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擔任主持人,分別從學界與產業界角度分享,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台灣產業對於淨零轉型契機。
2024/11/15
|
文
黃泓瑜
碳費
低碳轉型
文章導覽
1
...
24
25
26
...
81
熱門推薦
1
台灣寫下亞洲第一「非核」里程碑,卻留四大棘手難題待解?
433
2
核能時代全面啟動!南韓打造亞洲最強核電研發鏈
352
3
嘉義新塭光電災後檢修,環境部澄清太陽能板汙染疑慮
310
4
川普「大而美法案」不只重傷特斯拉!四大影響一次看
309
5
微波夾鏈袋恐釋毒?一場訴訟揭開塑膠安全爭議
220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