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全國碳盤查標準化!113年版指引出爐

▋全國碳盤查標準化!113年版指引出爐
▋核三2號機完成41天大修,核電暫時歸零又重啟
▋屏科大翻轉水稻農法,每公頃減碳10.86噸
▋中油與塑膠工廠火災連爆兩天,黑煙與異味籠罩高雄
▋綠色成長基金啟動!投資百億聚焦資源循環與減碳技術
|

碳費竟能省下97%?10大關鍵問答,教你聰明繳碳費

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企業該怎麼聰明減碳,不只善盡企業責任,更可省下巨幅碳費?
|

企業減碳策略除揭露永續資訊,跨域合作建生態系是關鍵

無論是對環境、性別或族群,全球各國與企業都在追求共融、多元與共生相處的解方。2024第22屆遠見高峰會7日的第九場專題論壇,以「ESG永續共融 跨界共好」為題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普萊德科技董事長陳清港、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擔任主持人,從金融、科技與醫療的實務經驗出發,分享如何透過永續行動來達成目標。
|

高屏溪驚現「塑膠濃湯」,塑膠原粒藏沙灘!學者:談回收無意義

9月下旬,《遠見》記者走訪南台灣最大石化重鎮——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其鄰近的6處沙灘,一顆顆「塑膠原粒」唾手可得,外觀如香香豆,平均粒徑小於5毫米;據環團綠色和平與學界研究發現,最鄰近石化工業區的林園中門沙灘,每公斤沙子含近百顆塑膠原粒,分布密度最高,形同「塑膠濃湯」。這番場景,學者直言「談回收」沒意義,原因為何?
|

ESG遠見共好圈》COP29刷新碳市場規則,台灣如何在氣候政治中突圍?

COP29甫落幕,通過了過去10幾年懸而未決的《巴黎協定》第6條條款。雖然台灣為非會員國,但這些決議會讓台灣面臨哪些挑戰與契機?《ESG遠見共好圈》特邀專家、企業、政府共同探討。
|

ESG台灣快訊》全球塑膠公約登場!環境部2030禁四大塑膠

▋全球塑膠公約登場!環境部2030禁四大塑膠
▋台灣氣候評比「非常差」,學者:能源政策未提出減碳規劃
▋全台空汙防制區大檢討:五縣市新增PM10三級防制名單
▋重啟核電有譜?郭智輝:核廢料成關鍵議題
▋「找回原力」計畫啟動,打造自然碳匯與文化復育雙贏模式
|

遠見調查》逾九成民眾支持環保禁令,最有永續觀念的是「這世代」!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實踐淨零碳排迫在眉睫,為達成控制全球平均升溫在1.5℃內目標,全球至少需減少75%塑膠產量。在國際上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可望於2024年底出爐,涵蓋塑膠從生產、消費、回收與廢棄物管理等完整生命週期,被視為繼《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境協議。
|

ESG台灣快訊》302家公司完成碳盤查,碳排放214.5百萬公噸

▋302家公司完成碳盤查,碳排放214.5百萬公噸
▋台中空品亮橘燈,環境部:8成為颱風累積汙染物
▋台泥成立低碳營建聯盟,一年減碳14.6萬噸
▋台電平台船擱淺藻礁保護區,依法最高開罰25萬
▋兒童幸福指數76分仍維持「幸福」,3C成癮症須改善
|

台灣新能源產業商機爆發!直流電纜是新發展機會?

為落實能源轉型目標,除了為人熟知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行政院也鼓勵氫能、生質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提出重大共識,全球能源供應將從化石燃料逐步走向去碳化能源!深具遠見的企業早已紛紛投入綠能科技研發、增加綠電供給。據估計,到2030年台灣企業綠電需求約達318億度,到2040年需求更上看千億度。那麼,放眼未來商機,從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新能源產業鏈如何成形?
|

碳費引發綠色通膨?企業如何低碳轉型創新商模?專家提出應對策略

2024第22屆遠見高峰會於6日揭幕,並以「碳有價時代的淨零轉型力」為題,邀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擔任主持人,分別從學界與產業界角度分享,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台灣產業對於淨零轉型契機。
|

熱門推薦